文/臥斧 先前俺曾藉著在【WNM】這專欄發聲的機會,談了幾回短篇小說。
【
100317:迪佛、泡坂、江戶川】這篇顧名思義,聊的是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泡坂妻夫及日系推理祖師爺江戶川亂步;而【
090318:從《拿破崙狂》略聊短篇】講的,則是短篇大師阿刀田高的《拿破崙狂》。這幾位作者的短篇各有過人之處,文中提及的幾本短篇集除了充份反應出他們的創作個性之外,讀來也都趣味十足。
今回要聊的,也是本短篇集子。
這本集子收錄的短篇一樣精采,但讀完之後獲得的心得樂趣,與上述幾本截然不同;倘若仔細推敲,還會發覺:不但這本書中所收錄的短篇,每篇當中的設定都與故事主題有著精準的對應,連各個短篇切入角度,都經過全面的考慮及選擇。
這本短篇,是山秀夫的作品《窮追不捨》。
《窮追不捨》當中一共收錄七篇故事,七篇故事的主角皆不相同,但都在山秀夫筆下虛構的「三鐘分局」裡服務;前六篇的主角為階級不同的警察,最後一篇則是在警局中處理會計事務的一般職員。
山秀夫對於短篇故事內容的高明設計,在第一篇故事當中,便表露無遺。
這篇故事的名字與書名相同,就叫〈窮追不捨〉,內容講述單身的交通課警察秋葉,在處理一起上班族騎自行車返家途中、被卡車撞上當場死亡的事故時,發覺死者的未亡人,竟然是自己高一時的初戀情人明子。這個巧合在秋葉心中激起某種漣漪,他想以歸還死者身上的呼叫器為由去探訪明子,卻訝異地發覺:雖然知道丈夫已逝,但明子仍會發送訊息到丈夫的呼叫器裡,告知當晚準備的菜色為何。
明子是因為悲傷過度而精神失常?還是因為秋葉遲遲沒有歸還呼叫器,所以明子自己發展出某種類似宗教儀式的安慰方法?或者,這宗意外還有什麼隱情?半為公事半為私情,秋葉開始悄悄調查,卻發掘出意外的內幕。
篇名〈窮追不捨〉指的是秋葉早年遭遇的一宗事件──當時他執勤時奮力追捕一部小貨車,導致貨車在逃亡途中發生意外,駕駛也因此身亡;媒體先是以「窮追不捨」指責警方可能執法過當,數天後雖然查出駕駛是強盜集團成員之一、警方也對媒體發表聲明主張這是「正當執法」,但秋葉卻在隔年被調離原職──同時,「窮追不捨」一詞,恐怕也是明子面對頻頻上門探訪的秋葉時,嘴上不講但心裡浮現的真實反應。
這是一個十分巧妙的對應:警方認為秋葉的行為沒錯,卻以調職手段懲罰他在媒體上引發的負面評價;明子表面並未拒絕秋葉的到訪,但內心的想法卻與此大相逕庭。
諸如此類的對應在本篇故事當中,還有秋葉與明子今昔之間的關係:當年交往之初,秋葉與明子對這段關係的想像以及目的並不相同,當彼此發現這個部份並無交集之後,便出現了分手的結果;現今兩人再度相逢,對彼此的看法仍然具有沒說出口的巨大差異,這個差異引領著秋葉進行調查,也在明瞭差異的時候解開謎團。
山秀夫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將這些扣著主題設計出來的對應橋段處理得十分漂亮,在閱讀的當口,幾乎不會察覺到他這些裡層的設定,而會認為這是一個以「未亡人持續發送簡訊給亡者」的古怪現象引領而出的偵辦故事,在結局時也同大多數推理小說一樣出現轉折;於是,這不但是個精采的推理短篇,也因山秀夫對角色的心理刻劃而添了許多人生況味,更因為前述的精心安排,讓〈窮追不捨〉成了一個耐讀、值得細細推敲每個橋段內蘊的優秀短篇。
這類精巧但完全不影響情節流暢及閱讀樂趣的筆法,在《窮追不捨》當中的每個短篇都能找到,讀來回味無窮;但如果把視角相後拉開、用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來審視本書,還會發現:雖然每個短篇都是發生在某個主角身上的單一事件,但山秀夫其實試圖這些獨立故事,構築出一個更大的圖像。
書中短篇的主角都在同一個分局工作,但階級與負責的工作都不相同,遇上的事件與箇中關注的焦點自然也都不一樣;如此一來,七篇故事便從不同層面拼湊出一個組織的概略樣貌,而這個組織代表的,不只是書中的「三鐘分局」、不只是任何一個警局,甚至不應只視為是警界的縮影。
因為,一個組織,便是具體而微的小型社會。
個人情感、成長挑戰、親子關係、組織問題……這些議題跨出短篇的篇幅,在每一個故事之間相互交織串連;讓人感動的是,每篇故事的結局,不管是否盡如人意,主角們幾乎都獲得某種體悟與了解,讓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些朝更溫柔美好方向推進的可能。
山秀夫寫的是好看流暢的推理短篇,也是從不同角度發聲的警界百態,更由這個原點出發,輻射勾勒出社會各種階層的眾生樣貌及人際關係;而倘若從山秀夫的技法探討,這些故事,還是具備高明文學技巧的傑出作品。
這是俺心中「優秀的大眾小說」應該具備的大多數優點。這是山秀夫的《窮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