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讀到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短篇時,初時有點愕然──對老金的閱讀經驗始於中篇集《Four Past Midnight》,老金的中篇分量十足,其實和長篇相去不遠,他喜歡用有點嘮叨的口吻把角色的身家背景成長環境全都交代清楚,這在短篇裡可無法做到;但再讀幾篇,發現老金在長篇裡反覆提及的幾個主題,例如童年夢魘的回歸、相信的力量,以及平凡生活當中忽然撞進超自然物事等等,在短篇當中都被精準提及;拿開了許多因長篇情節必要而生出的枝節描寫,這些創作核心,變得明顯而且直接。
閱讀日本社會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的短篇,也有這種感覺。
中學時代讀過幾本松本清張作品,但當時容易覺得有趣的是赤川次郎那些搞笑突梯的情節,或者西村京太郎那些明顯但不易覺察的算計,所以雖然讀過松本清張的故事,卻只留下「有點悶」這樣的錯誤印象。多年後再次閱讀松本清張,起點正是他的著名長篇《砂之器》,對於當中與善惡人性相關的描寫震撼不已,再讀幾本,對於松本清張掀出各行各業暗裡弊端及各式詐騙勾結進行手法的精確描寫,更是萬分敬佩;待到讀了宮部美幸替他編的《松本清張短篇傑作選》,才發覺原來大師所關注的人性議題,在短篇中就已經表露無遺。
前陣子一口氣讀了三本推理短篇,想起這事。
這三本推理短篇的年代不同,作者的國籍也不同(兩位是日本人,一位是美國人);三位作者擅長的文風不同、敘事的技巧不同,反映在故事當中的個性不同,得到的閱讀樂趣,也完全不同。
三人當中,最年輕的是美國作者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
這「年輕」自然是比較出來的──迪佛1950年生,今年已經邁入六○大關,在八○年代末期出道,持續發表作品,已經是文齡超過廿年的前輩級人物。迪佛的長篇頗獲好評,讀過幾本《林肯‧萊姆(Lincoln Rhyme)》系列作品,其中關於鑑識技巧及刑偵科學的描述十分有趣,但一直要到在《Mystery》中譯本上讀過他的作品〈地道女孩(Tunnel Girl)〉後,才真的發覺迪佛的功力所在。
前些日子讀的迪佛短篇,叫《傑佛瑞迪佛的色禮物(Twisted)》。
十六個故事,篇幅都不長,出場人物也大多精簡,但情節的轉折全都巧妙且出乎意料;迪佛以簡單幾筆就帶出人物個性,幾句對白就點明了角色關係,情節一開始看起來是理所當然地朝著某個方向行進,卻總在意想不到的剎那轉進岔口──而且這條歧路先前分明大剌剌地存在著,但迪佛沒提,它彷彿就在讀者眼中隱形。有幾回自認為可以預測到迪佛故事的轉彎方向,在文句裡讀出待轉的跡象時還會自顧自嘿嘿笑起,不過迪佛還是可以在轉向後再聳個肩擺擺手,結局於是又被帶到一個不同的地方。
再來是去年(2009)剛過世的泡坂妻夫。
泡坂妻夫比迪佛年長(1933年生),出道也早(1975年),除了是推理小說作者之外,也是位魔術師──當年讓他在傅博老師主編《幻影城》偵探誌中展露頭角的作品〈DL2號機事件〉,就是一篇有趣的短篇故事。這篇故事是泡坂妻夫筆下偵探亞愛一郎的初登場作品,雖然早有耳聞,但一直無緣讀到。
幸好,「亞愛一郎系列」正在陸續出版,第一本正是收錄本作的《亞愛一郎的狼狽》。
閱讀《亞愛一郎的狼狽》會有種早年閱讀推理短篇的愉:亞愛一郎是個沒什麼野心的攝影師,長相俊美但反應少根筋,本書中收錄的八則短篇故事,都是主角亞愛一郎意外遇上的事件,有時是謀殺案件,有時則是些看似無理的怪事,與情節相關的物證事證不會太多,但亞愛一郎總會從一些角色的對話、細微的反應當中推理出事件真相,在其他角色(以及讀者)都仍一頭霧水的時候,就已經看清了整個輪廓。另一個趣味在於所有短篇中,除了主角亞愛一郎之外,都會出現一位看起來與故事沒啥關係的角色,聽說真實身分會在系列作的最後揭曉,魔術師泡坂會使出什麼技法?令人十分好奇。
最後一位是日本推理界的重量級大老,江戶川亂步。
江戶川亂步1894年出生,這個筆名是愛倫坡的日文發音,而一如愛倫坡開創了歐美的推理小說創作類型,江戶川亂步也是日本推理文壇尊為開山宗師的重要作者。先前在一些短篇選集中零星讀過幾篇江戶川亂步的作品,不過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太多,不知是因為選集的選文方向太零散,還是自己讀得太隨便,總覺得沒有太大的驚豔。
不過讀到收錄江戶川亂步出道作的同名短篇集《兩分銅幣》,感覺大大不同。
有人說愛倫坡意外開啟推理創作的幾則短篇已經寫盡了這個類型,事實上江戶川亂步的短篇也不遑多讓,例如〈兩分銅幣〉一篇主線是密碼,但故事在解碼之外還做了多重轉折,解開密碼、故事未完,不到最後,不知道真正的結局會停在哪裡;此外,一路讀來,會發覺江戶川亂步所構築的世界,充滿日本文學與眾不同的色調:一種帶著暖色系的幽暗,危險、耽美,但散。
接下來的幾個月,仍能讀到上述三位的作品。
迪佛的另一本短篇集《More Twisted》即將出版,泡坂的「亞愛一郎系列」與江戶川亂步的全集也會陸續發行;迪佛的驚奇轉折、泡坂的精巧逗趣,以及江戶川亂步在短篇中呈現出來的日式風情,究竟還能在有限的字裡行間帶來多少閱讀樂趣?一想到這個,就是滿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