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導讀/傅博
泡坂妻夫與《幻影城》 自從一九五七年,松本清張確立「社會派」推理小說,革新並拓展日本推理小說之內容與範圍,獲得從不閱讀推理小說之讀者的支持,對推理小說的大眾化、普及化有了很大貢獻。由此,推理小說在日本成為文學類出版的主流;但也由於其寫實的手法、追求社會矛盾或現實的利益衝突,失去了「清張以前」(一九五六年以前)被稱為「探偵小說」時期之充滿怪奇、夢幻、耽美要素的浪漫情調,令部分探偵小說迷失望。
一九六二年,社會派推理小說熱潮達到最高峰,之後漸漸衰落,到了一九六九年推理小說才復甦。但是,這次的復甦現象是分兩路進行的。
第十五屆江戶川亂步獎得主森村誠一之《高層的死角》(高層の死角),和入圍者夏樹靜子之《天使已消失》(天使が消えていく)相繼出版,挽救了走入風俗小說化的「寫實派」與走入社會小說化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前者是一部寫實派本格的作品,後者則是以母性愛為主題的社會派推理。
另一方面是幾乎銷聲匿跡的探偵小說之復辟。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桃源社創刊「大浪漫的復活」(大ロマンの復活)叢書,收錄探偵小說時期之探偵、冒險、傳奇等具有濃厚浪漫氣氛之傑作十餘種,獲得一直懷念浪漫主義推理小說之讀者的熱烈支持,於是,許多出版社視為新的商機,相繼整理清張以前之重要作家的作品,大多以個人全集形式出版。
一九六九年就有江戶川亂步與夢野久作兩全集,七○年有溝正史與木木高太郎兩全集,七一年有濱尾四郎與山田風太郎兩全集,七二年有大坪砂男與高木彬光兩全集,四年內,合計出版八位推理作家個人全集可謂空前盛事;之後海野十三、久生十蘭、香山滋等全集也相繼被出版。
此外,大戰前的探偵小說大本營《新青年》、戰後之大本營《寶石》等二大推理雜誌的選集也在這個時期出版。在這波復古熱潮當中,標榜「探偵小說專門誌」的《幻影城》於一九七五年二月創刊,由島崎博(筆者)主編。
《幻影城》是取自江戶川亂步之著名的評論集《幻影城》,亂步生前以「幻影城城主」自居,因此雜誌名稱決定要使用《幻影城》時,獲得亂步夫人同意,並得到溝正史的支持。
《幻影城》的創刊主旨有三,第一是以最新視點重評探偵小說時期作家,不但刊載評論,同時刊載該作家的代表作,讓讀者一目瞭然該作家之全貌;其次是推動推理文學評論;第三是提倡具浪漫性的新探偵小說之創作,也由此創設了「幻影城新人獎」,分為小說(短篇)獎與評論獎兩個部門。
第一屆小說獎於一九七六年三月發表得獎作家及其作品,最終入圍作共五篇,由村岡圭三的〈乾谷〉(乾谷)得獎,為一篇架構非常完整的本格推理短篇;另有佳作兩篇,其中一篇就是泡坂妻夫的〈DL2號機事件〉。
泡坂妻夫與亞愛一郎 泡坂妻夫,本名厚川昌男,一九三三年五月九日出生,東京都人。九段高中畢業後,在家裡幫忙家業「紋章上繪師」(在高級和服繪上家徽的師傅)的工作,興趣是魔術的創作。一九六八年,獲得第二屆石田天海獎(魔術界之江戶川亂步獎),並由石田天海獎委員會出版《厚川昌男作品集》;一九七五年四月,出版魔術創作集《四角形皮包》(四角な鞄)。泡坂妻夫與太太厚川耀子都是業餘魔術師。
這個筆名「泡坂妻夫」其實很特別,日文讀為「あわさかつまお」,正是從其本名「厚川昌男」,即「あつかわまさお」的あ與お之間五字變更排列後漢字化而成。
〈DL2號機事件〉的故事舞臺是宮前市。機場接到一通歹徒打來的電話,預告從東京飛往宮前市的DL2號機內被裝了炸彈,將於起飛後三十分鐘引爆。飛機起飛前,東京的刑警曾暗中搜查過機內,卻沒有發現炸彈,於是DL2號機依預定起飛。
宮前機場這邊,羽田刑警和幾位同事正等著DL2號機的抵達;機場內另有氣象學者、地質學者和攝影師亞愛一郎(姓亞,名愛一郎)等三人,正在拍攝機場上空的浮雲。
(*以下段落涉及謎底,以反白顯示) DL2號機平安無事抵達宮前,乘客陸續下機。亞愛一郎看到當中一位乘客下機時故意跌跤,引起他的注意,繼續觀察這位乘客,發覺陸續出現許多不自然的動作,亞愛一郎即根據這些動作推測這位乘客今後的行動。之後事件果然發生了,亞愛一郎展開他獨自的奇妙邏輯,向羽田刑警說明其推理。 這種類似三段論法的推論,在日本史無前例,可說是泡坂妻夫的獨創發明,「亞愛一郎系列」的專賣。
泡坂妻夫在亞愛一郎的首次登場中,如此描寫他——年齡約莫三十五歲,個頭很高,相貌英俊,膚色白皙,一身貴族秀才風範,眼神帶著學者的知性,外貌有著詩人的浪漫氣質,而且還像運動員般堅毅地緊抿著唇。他身穿褐色西裝,整齊地打了條色調典雅的條紋領帶,領帶夾和袖釦同樣是不招搖的低調風格。但相對地,亞的舉動緩慢,往往令人失望。但是,一旦遇上事件,頭腦總會迅速展開敏銳的觀察,歸納問題,再以其獨特的奇妙邏輯去解謎。
筆者曾經詢問過泡坂妻夫,為何把名探命名為看起來不大順眼的「亞愛一郎」,泡坂的回答很有趣,他說,若將來有人要編纂一部《名探辭典》,他想讓這位名探排在首位而取此姓名。台灣讀者一定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在此加以說明一下:日本辭典的語彙排列原則上是按「あいうえお」之五十音順序,第一音是「あ」,第二音是「い」,而「亞‧愛一郎」之發音正是「あ‧あいいちろう」,明白了吧!
〈DL2號機事件〉發表後,獲得讀者的熱烈支持,作者飄飄然的文體、亞愛一郎的儀表與行動相互矛盾的幽默感、明晰的奇妙邏輯推理等等,在過去的推理小說中都是罕見的。
筆者於是請泡坂妻夫在《幻影城》續寫「亞愛一郎系列」短篇。至一九七九年七月停刊時,一共連載了十四回;之後,本系列在角川書店發行之《野性時代》(野性時代)繼續連載十回,前後計二十四回,作者將其分為三集出版,即:
《亞愛一郎的狼狽》,一九七八年五月,幻影城出版。
《亞愛一郎的慌亂》,一九八二年七月,角川書店出版。
《亞愛一郎的逃亡》,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角川書店出版。
這三集書名內之「狼狽」、「慌亂」、「逃亡」,都是給人負面印象的語彙。對於自己塑造的名探,這樣的命名方式其實是作者的「反論遊戲」。在泡坂妻夫的作品裡,像這類文字遊戲隨時隨地出現,回文地名、人名不待說,讀音怪怪的地名,類似成語的人名、與外表行動不相配的姓名,應有盡有,都相當幽默。
綜觀「亞愛一郎系列」二十四回,亞愛一郎並非私家偵探,他所參與的事件都是偶然間身處現場或碰巧目睹過程,他的好奇心驅使他觀察並介入事件,從相關人物的談論與行動中找出矛盾,最後展開其奇妙邏輯,解決事件。
泡坂妻夫在作品裡對亞愛一郎的介紹著墨並不多,只說他是專門拍攝浮雲、昆蟲、化石的專業攝影師,關於身世或家庭生活等卻一字不提,一直很神祕,但在最後的第二十四回短篇〈亞愛一郎的逃亡〉裡,給了讀者一個清楚的交代,所以閱讀「亞愛一郎系列」時,請記得第二十四回務必留在最後閱讀。
(*以下段落涉及謎底,以反白顯示) 這二十四回短篇收錄了各式各樣不同趣向的作品,有呈現空中密室之熱氣球內殺人事件、有一夜之間消失的房屋之謎、有從展覽會上的繪畫之瑕疵推理畫家自殺之謎、有推理出一年前墜海身亡的少女之謎、有從一首手毬推理獵奇殺人動機、有從拒收一頂帽子推理該名紳士背後的祕密、有密碼小說、有孤島上的密室殺人、有四名退休高級官員之聚會之謎、有計程車的乘客斷頭陳屍在計程車內之不可能犯罪、有瞬間殺人之謎……,不勝枚舉。 此外,還有兩件值得向讀者報告的小插曲。一件是,在這二十四回裡,除了主角亞愛一郎之外,作者還設計了一位神祕的小配角頻頻登場,是誰?現在先不揭曉,將樂趣留給細心閱讀的讀者;而這位神祕人物的身世,也會在第二十四回裡向讀者交代。
另一件是,「亞愛一郎系列」結束後,作者繼續創作了亞愛一郎之祖先「亞智一郎」為主角的時代推理小說,時空背景為十九世紀的江戶(即現在之東京)。亞智一郎是江戶幕府的「觀雲官員」,系列第一集為《亞智一郎的恐慌》,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出版,收錄七回短篇;第二集則未出版。
泡坂妻夫與其經典長篇 泡坂妻夫於《幻影城》不定期連載「亞愛一郎系列」期間,也在幻影城出版了三冊不同風格之長篇本格推理小說。即:
一、
《11張撲克牌》(11枚のとらんぷ):一九七六年十月出版。這是一本架構特殊的套匣小說(即作中作的寫作形態),全書分為三部。第一部描寫業餘魔術師社團「魔術俱樂部」在真敷市公民館公演,最後一場「娃娃館」登場,但應該從娃娃館現身的美女卻沒有出現,不久被發現她陳屍在自家公寓,屍體周圍陳列了十一種魔術小道具,而這十一種小道具與魔術俱樂部會長鹿川舜平所著之魔術小說集《11張撲克牌》裡的十一種小道具竟然完全符合。
第二部正是收錄小說中之小說——《11張撲克牌》的十一篇以魔術為主題的極短篇,篇篇精采,可以單獨閱讀。
第三部描寫在東京飯店舉辦的「世界國際奇術家會議」之熱鬧情形,作者特意在會議中安排了一場鹿川舜平的演講,藉以耀其魔術師背景。而這場美女殺人事件,作者如何向讀者交代呢?
筆者認為《11張撲克牌》是泡坂妻夫之最高傑作、日本十大本格推理長篇經典之一。
二、
《失控的玩具》(乱れからくり):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出版。第三十一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得獎作品,為一部遵守傳統創作形式的本格推理長篇。
徵信社社員宇內舞子與勝敏夫兩人跟隨馬割朋浩、真棹夫婦,他們所搭乘的計程車,在前往羽田機場途中,被空中落下來的隕石擊中。朋浩死亡,真棹由勝敏夫搶救,僅受輕傷。由這次天外飛來的意外事件,舞子與敏夫從此被捲入馬割一族的連續殺人事件。
時間回到幕末(一八六七年以前)的動亂時期,馬割作藏退離加賀藩,移居大隅(作者之創作地名,大概在濱附近),設立了「鶴壽堂」製作詭計玩具。第二代馬割蓬堂擴大事業,行號改為「向日葵工藝」,並在大隅的廣大地皮上建立了一棟新式洋館——「螺絲公館」,以及呈五角形的迷宮庭園,後來由第三代馬割鐵馬、第四代馬割宗兒與香尾里兄妹等三人住在這裡。
馬割朋浩是鐵馬之弟弟龍吉(已死亡)的兒子,也是向日葵工藝成員之一,與妻子真棹育有二歲多的兒子透一。
就在馬割朋浩的守靈夜當晚,事件發生了……。本作的登場人物幾乎都是馬割一族的成員,以外就是警官出身的舞子之前同事或辦公室裡的同事,個個博學多聞,作者也藉他們的會話,耀西洋及日本之詭計玩具與迷宮的原理與歷史,裡面隱藏了許多伏筆。
三、
《湖底之祭》(湖底のまつり):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出版。是一部戀愛加解謎的敘述詭計推理小說。全書分為四章與終章,故事背景是水壩建地之小山村。作者在前四章分別以紀子、晃二、粧子、緋紗江等四名主角的視點敘述事件的經緯,前兩章有如相片的正片與底片的關係;終章則是解決篇。
泡坂妻夫與「魔術師」之名 從上述「亞愛一郎系列」及不同架構之早期三部長篇,不難看出泡坂妻夫的才華,其作品的精緻度不止如此,後續長篇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以擅長偽裝超自然詭計的妖術師約吉‧甘地為主角之三部曲中,除了第一部是短篇集《約吉.甘地之妖術》(一九八四年一月出版),接下來的《幸福之書——迷偵探約吉‧甘地之心靈術》(『しあわせの書?迷探偵ヨギ‧ガンジーの心霊術』,一九八七年七月出版)與《生者與死者——酩偵探約吉‧甘地之透視術》(『生者と死者?酩探偵ヨギ‧ガンジーの透視術』,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出版)兩部長篇的詭計都不只在作品,前者的詭計就落在「這本書」本身上頭;而後者的詭計在於,先讀部分文章時是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說,之後從第一頁閱讀即變成一部內容不同的長篇小說。把推理小說應用於此類特殊寫作形式的,在歐美是否有先例,筆者不詳,但在日本可是空前的創舉,可能也是絕後的。
此外,獲得第九屆角川小說獎之本格推理長篇《喜劇悲奇劇》(きげきひきげき)是一部充滿作者之遊戲精神的作品,書名、目次、人名等都是回文。
泡坂妻夫還有兩本得獎作品,那就是獲得第十六屆泉鏡花文學獎之愛情小說集《折鶴》(一九八八年三月出版),與獲得第一○三屆直木獎之取材白工匠社會的小說集《蔭桔梗》(一九九○年二月出版)。兩者都非推理小說,故事卻帶有推理小說氣氛。
泡坂妻夫筆下的偵探個個都是名探,系列化的也不少。名氣僅次於亞愛一郎的是女魔術師「曾我佳城」,其造形不同於亞愛一郎,她聰明、有行動力,為集眾多優點於一身之美女。本系列的故事設計也與「亞愛一郎系列」不同,事件大多與魔術有關,共有二十二回,最終回與〈亞愛一郎之逃亡〉一樣,安排曾我佳城的退隱,讓系列有始有終。
本系列共有兩種版本:二○○○年六月之精裝版《奇術偵探:曾我佳城全集》是按照作品發表時序排列;二○○三年六月的文庫版則分為「祕之卷」與「戲之卷」兩卷出版,每集收入十一回,未按照作品發表順序。
泡坂妻夫筆下還有一位名探——警視廳刑事部特殊犯罪搜查課刑警海方惣稔,帶領其部下小湊刑警在「輪舞二部曲」裡登場,包括描寫賽馬場內的公開殺人之《死者的輪舞曲》(死者の輪舞),以及描寫精神病院內的殺人事件之《毒藥的輪舞曲》(毒薬の輪舞)。
泡坂妻夫在時代推理小說中,也創造了三位名探。除了前述的亞智一郎,另外兩位都是職業捕吏。第一位是「同心」——富士宇衛門,雅號「空中樓夢裡庵」,「夢裡庵先生捕物帳」共有三集,收錄短篇二十一話。另一位是「岡引」——寶引之辰,「寶引之辰捕者帳」共有六集,收錄中、短篇共四十四回,也是泡坂作品中最長的系列(「同心」與「岡引」都是捕吏的職位名稱)。
這群捕物小說與「亞愛一郎系列」作品一樣,作者到處為讀者服務,有許多命名遊戲,回文姓名之外,好比「森林木十」之筆畫的減少,裡面幾篇的登場人物還很可能是「亞愛一郎系列」作品之登場人物的祖先……
這樣寫下去是沒完沒了,有興趣的讀者自己想辦法學日文,然後去閱讀原文。泡坂妻夫於二○○九年二月三日,因大動脈瘤突然破裂而逝世,享年七十五歲。三十三年的寫作生涯,留給我們長篇小說二十部、短篇小說集三十五集、隨筆集三集、其他非文學書八集。
(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本文作者介紹】 傅博,文藝評論家。本名傅金泉,另有筆名島崎博、黃淮、余織詩。一九三三年生,台南市人,省立台南一中畢業後赴日留學,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專攻金融經濟。在日本二十五年,以島崎博、淺井健等筆名撰寫作家書誌、文化時評等。一九七二年與三島由紀夫夫人瑤子合著《三島由紀夫書誌》,由薔薇十字社出版。曾任幻影城總編輯,主編《幻影城》、《別冊幻影城》、「幻影城小說叢書」、「幻影城評論研究叢書」等。
一九七九年底返台定居後,以黃淮、傅博等筆名撰寫文化、文學、推理小說等評介。曾策畫、主編「日本十大推理名著」、「日本推理名著大展」、「日本名探推理系列」(以上希代書版公司)、「日本當代女性作家傑作選」、「日本當代名家傑作選」(以上新雨出版社)、「推理文學館」(今天出版社)等。二○○八年榮獲日本第八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之特別獎。著有《謎詭.偵探.推理》(獨步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