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1879≫.
1861年 神田孝平翻譯了以政府官員為目標讀者的《和蘭美政錄》一書,為日本第一部翻譯偵探小說。
≪1880?1899≫.
1888年 岩淚香在《今日新聞》上連載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第一篇翻譯改寫自歐美作品的《法庭美人》,意外地引起廣大迴響,以淚香為中心開始進入日本偵探小說的黎明期。
.
1888年 須藤南翠發表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第一篇本土創作作品<殺人犯>,同年淚香也發表了自身的第一篇的創作作品<悽慘>。
.
1890年 小酒井不木出生。
.
1894年 江戶川亂步出生。
≪1900?1910≫.
1900年 原抱一庵翻譯了福爾摩斯系列的第一作《暗紅色研究》,以《新陰陽博士》的名稱刊載於九月的《文藝俱樂部》,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最早的福爾摩斯譯作。
.
1902年 溝正史出生。
.
1909年 《SUNDAY》第六號(一九○九.一.三出版)刊載了亞森羅蘋(Arsene Lupin)系列的翻譯改寫小說<巴黎偵探奇談 小偷中的小偷>,羅蘋小說首度和日本讀者見面。
.
1909年 松本清張出生。
.
1909年 三津木春影發表《吳田博士》系列第一作<女演員殺害事件 科學偵探奇談>,此為奧斯汀.佛里曼(Austin Freeman)的《宋戴克博士》(John Thorndyke’s Cases)系列的翻譯改寫作品。
≪1911?1920≫.
1917年 岡本綺堂在《文藝俱樂部》發表了半七系列第一作<阿文的魂魄>,專屬於日本的獨特推理小說「半七捕物帳」就此成立。
.
1917年 土屋隆夫出生。
.
1920年 日本戰前偵探小說發展最重要的根據地
《新青年》創刊,開啟了日本推理小說發展的全新時代。
≪1921?1930≫.
1921年 溝正史投稿《新青年》徵文比賽,作品<恐怖的愚人節>獲得一等獎,刊登於四月出版的雜誌,正式登上日本偵探小說文壇。
.
1922年 夢野久作以<妖鼓>獲得新青年徵文比賽二等獎,正式出道。
.
1923年 江戶川亂步的短篇作品受到《新青年》總編
森下雨村,以及提攜後輩不遺餘力的小酒井不木大加讚賞,出道作<兩枚銅幣>刊登於四月出版的雜誌,帶給當時的偵探小說文壇巨大的衝擊。
.
1924年 甲賀三郎以<琥珀煙斗>一作,一舉成為人氣作家。
.
1925年 亂步發表<D坡殺人事件>,日本三大名偵探之一的明智小五郎就此誕生。
.
1927年 亂步因自身的煩惱決定停筆。溝代替森下雨村成為《新青年》總編。甲賀三郎發表以大正時代著名的冤獄事件為基礎的生涯代表作《支倉事件》。
.
1928年 亂步打破長達一年半的沉默之後,所發表的《陰獸》獲得空前成功。溝成為《文藝俱樂部》總編。
.
1929年 各出版社開始競相出版偵探小說全集,可以看出偵探小說受歡迎的的程度。從這年開始了戰前最大的偵探小說出版風潮。
.
1929年 小酒井不木因肺炎去世。
.
1930年 受到經濟大恐慌的影響,人們開始逃避現實,以「煽情、怪異、無意義」為賣點的作品大受歡迎。
.
1930年 溝發表自身第一篇長篇作品《芙蓉豪宅的秘密》。
≪1931?1940≫.
1931年 濱尾四郎發表了日本第一篇本格長篇推理小說《殺人鬼》。
.
1932年 大阪圭吉獲得甲賀三郎的推薦,在《新青年》上發表<百貨公司的絞刑吏>,大阪成為日本戰前重要的本格短篇推理小說作者。
.
1933年 小栗虫太郎在《新青年》上發表<完全犯罪>,瞬間成名。
.
1934年 小栗虫太郎發表以名探法水麟太郎為主角,充滿了日本戰前極為流行的學趣味的大作《死館殺人事件》,為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三大奇書」之一。
.
1935年 夢野久作發表醞釀十年的苦心力作《腦髓地獄》,為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三大奇書」之一。
.
1936年 各家出版社紛紛出版單行本,成為亂步出道以來,日本偵探小說的第二興盛期。
.
1936年 亂步發表了以少年為目標讀者的《怪盜二十面相》,開始了往後長達數十年的《少年偵探團》系列的創作。
.
1936年 溝正史發表了戰前最重要的長篇代表作《真珠郎》。
.
1937年 木木高太郎以《人生的傻瓜》獲得第四屆直木獎,創下偵探小說家首次獲得直木獎的紀錄。
.
1939年 二次大戰爆發。亂步<芋蟲>一作遭到警視廳檢閱課刪除。偵探小說的發展逐漸受到打壓。
≪1941?1950≫.
1946年 推理小說雜誌
《LOCK》、
《寶石》創刊,大受讀者歡迎。
.
1946年 溝正史同時於《寶石》發表日本三大名探之一的金田一耕助系列第一作《本陣殺人事件》、《LOCK》連載《蝴蝶殺人事件》。前作令「密室殺人」成為戰後推理小說的主流謎團。
.
1947年 從《寶石》的徵文獎中,出現了三名重要的新人,分別為
香山滋、
島田一男、
山田風太郎。
.
1947年 「偵探作家俱樂部」成立,亂步為首任會長。同年,亂步和木木高太郎展開了推理小說的爭論。亂步發表了<一名芭蕉的問題>,影響了往後的許多作家。
.
1948年 第一屆「偵探作家俱樂部」長篇得獎作為溝正史的《本陣殺人事件》,短篇得獎作為山田風太郎的<眼中的惡魔>及<虛像淫樂>。
.
1948年 新人
高木彬光發表以日本三大名探之一的神津恭介為主角的《刺青殺人事件》,大受歡迎。
.
1948年 亂步將一九四七年出道的香山滋、島田一男、山田風太郎以及一九四八年出道的高木彬光及
大坪砂男合稱為「戰後五人男」。
.
1948年 島田莊司出生。
.
1949年 偵探小說的出版開始出現衰退。
.
1950年 《新青年》停刊,總共出版了四百期。同年亂步和木木的推理小說文學性論爭愈加擴大,不過並沒有得到任何結論,逐漸沉寂。
≪1951?1960≫.
1951年 亂步發表包含戰後海外作品在內的重要評論集《幻影城》,一九五四年發表了《續.幻影城》。
.
1953年 早川書房「早川口袋推理」書系創刊,以極快的速度將海外推理作品引介給日本推理小說讀者,影響了之後的許多創作者。
.
1954年 在亂步六十歲生日宴會上,成立了「江戶川亂步獎」。
.
1955年 首屆江戶川亂步獎得主為
中島河太郎的《偵探小說辭典》。
.
1956年 鮎川哲也發表了《色皮箱》,因本作的影響,自隔年的第三屆起,江戶川亂步獎轉型為新人徵文獎。
.
1957年 得獎時只有二十餘歲的
仁木子以《貓知情》獲得第三屆江戶川亂步獎,成為一大話題。
.
1957年 松本清張同時在《旅》連載《點與線》、《週刊讀賣》連載《眼之壁》,日本推理小說的全新潮流即將到來。
.
1958年 松本清張的兩部作品受到狂熱歡迎,開啟了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空前風潮,本格推理小說自此進入長達數十年的停滯期。
.
1958年 年僅二十三歲的
大藪春彥在《寶石》發表《該死的野獸》,成為日本冷硬派小說的先驅。
.
1959年 戰前所使用的「偵探小說」的說法,從這年起被「推理小說」、或外來語「mystery」完全取代。
.
1960年 綾辻行人、宮部美幸出生。
≪1961?1970≫.
1961年 這一年的作品出版數量達到幾乎是一天一本的高峰,是日本戰後推理小說最興盛的時期。
.
1962年 新潮社創辦了短篇推理小說新人獎「全部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有許多重要作家,如:赤川次郎、宮部美幸都以此獎出道。
.
1963年 「偵探作家俱樂部」轉為「社團法人日本推理作家協會」,亂步就任首任理事長。轉型之後的第十六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得獎作為土屋隆夫的《影子的告發》。
.
1963年 因為發展太過快速,推理小說的質量開始出現問題,暗示著從清張登場以來的極盛發展終將結束。
.
1964年 戰後最重要的推理小說雜誌《寶石》,因為嚴重的財務問題,在二五○號宣佈停刊。
.
1964年 中井英夫發表了《獻給虛無的祭品》,這部現實與虛構交錯的後設推理大作,在當時並沒有得到該有的評價,卻對於後世的創作者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三大奇書」之一。
.
1965年 日本推理小說界的巨人江戶川亂步去世,隨著亂步去世,推理小說的發展陷入瓶頸。
.
1969年 戰前偵探小說作家全集出版風潮再起。
≪1971?1980≫.
1973年 小峰元的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阿基米借刀殺人》熱賣三十萬冊,到一九九五年藤原伊織以《恐怖份子的陽傘》得獎為止,保持了三十餘年最賣座的亂步獎得獎作冠軍得主。
.
1973年 西村京太郎筆下的「全日本最忙碌的警察」十津川警部補在《紅色帆船》中首度登台亮相。
.
1975年 由台籍評論家島崎博擔任總編的推理小說專門雜誌
《幻影城》創刊,為往後再次出發的本格推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
1976年 由市川昆導演、石坂浩二飾演金田一耕助的《犬神家一族》瘋狂賣座,使得數年前就已經開始發生的溝風潮到達頂點。
.
1977年 艾勒里.昆恩中的佛列瑞克.丹奈訪日,並編選了《日本傑作推理十二選》、《日本傑作推理十二選 第二集》。
.
1978年 作家納稅排行榜的前三名為森村誠一、松本清張、溝正史,證明了推理小說已經取得大眾娛樂小說王者的地位。
.
1978年 赤川次郎發表了《三毛貓福爾摩斯的推理》,輕鬆易讀的內容,令推理小說更加普及。
.
1978年 三大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之一的「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一○」開始。
.
1979年 《幻影城》停刊。
≪1981?1990≫.
1981年 繼亂步獎之後,第二個長篇推理小說新人獎溝正史獎成立。
.
1981年 十二月溝正史因結腸癌去世。
.
1981年 島田莊司發表御手洗潔系列第一作《占星術殺人事件》,雖然在部分推理小說讀者中造成迴響,但是大多數的社會大眾都沒有注意到這部作品。
.
1982年 西村京太郎發表《終點站殺人事件》大受歡迎,旅情推理開始造成風潮。
.
1985年 東野圭吾以《放學後》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獎,邁出其暢銷推理小說作家的第一步。
.
1986年 以西村京太郎為首,旅情推理大為流行。
.
1987年 綾辻行人以館系列首作《奪命十角館》出道,獲得年輕讀者的狂熱支持 令日本的推理小說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一年也被稱為「新本格元年」。同年,宮部美幸以短篇作品〈鄰人的犯罪〉獲得「全部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登上推理文壇。
.
1990年 東京創元社成立以發掘優秀本格推理小說新人為目標的「鮎川哲也獎」。首位得獎者是蘆邊拓的《殺人喜劇13人》
≪1991?2000≫.
1991年 女性推理作家,如:宮部美幸、高村等人活躍的程度大大超過之前的幾十年,和「新本格」同為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的日本推理小說發展的關鍵字。
.
1993年 桐野夏生以《濡濕面頰的雨》獲得第三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本作被視為「女性冷硬派推理」的濫觴。
.
1994年 京極夏彥以其獨特的妖怪學之作《姑獲鳥之夏》出道,造成巨大的迴響。
.
1995年 藤原伊織以《恐怖份子的陽傘》同時獲得第四十一屆亂步獎以及第一一四屆直木獎,蔚為話題。本作也是亂步獎得獎作銷售量第一之作。
.
1996年 講談社受京極夏彥出道的啟發,成立了「梅菲斯特獎」,替進入沉滯期的新本格發展帶來新的方向,也開始了日本推理小說的新潮流。首部得獎作為森博嗣的犀川&萌繪系列首作《全部成為F》。
.
1997年 由光文雪瑞桑財團主辦,帶有終身成就獎性質「日本推理小說文學大獎」成立,首屆得獎者為
佐野洋。
.
2000年 以綾辻行人等人為發起人,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成立,首任會長為有栖川有栖。
≪2001? ≫.
2001年 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成立「本格推理小說大獎」。首屆得獎者為
倉知淳《壺中的天國》。
.
2004年 桐野夏生以《OUT主婦殺人事件》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提名,雖未獲獎,但已創下日本推理作家的新紀錄。
【附註】
1神田孝平(一八三○?一八九八):洋學者、政治家,致力於引進歐美文化。一八六一年翻譯出版介紹荷蘭的完善的警察制度的《和蘭美政錄》,為日本第一本翻譯偵探小說
▲2岩淚香(一八六二?一九二○):本名岩周六,以小說家、翻譯家、記者的身分活躍於明治時代。除了偵探小說之外,一生也譯寫許多歐美重要小說,例如:雨果的《無情》(一九○六、中譯為《悲慘世界》)、大仲馬的《史外史傳巖窟王》(一九○五?○六、中譯為《基度山恩仇記》)等。(《日本偵探小說選?:岩淚香、小酒井不木作品集》,小知堂,二○○三)
▲3須藤南翠(一八五七?一九二○):本名須藤光暉,明治時代的小說家、記者。因眼見淚香譯寫偵探小說,受到熱烈歡迎,興起對抗之心,撰寫了日本推理史上第一篇本土創作<殺人犯>。不過作品風格近似犯罪實錄,推理要素較為薄弱。
▲4小酒井不木(一八九○?一九二九):本名小酒井光次,本為醫學教授,後因身體狀況不佳,轉為執筆創作。最早發表了以醫學角度研究偵探小說的散文,在一九二五年開始創作偵探小說。不木的作品幾乎都結合了醫學主題,是極為傑出的醫學偵探小說。作品有<戀愛曲線>、<直接證據>、<死之吻>等(均為一九二六年發表)與江戶川亂步私交甚篤,對亂步的創作生涯影響甚大。(《愚人之毒》,今天,二○○三)
▲5原抱一庵(一八六六?一九○四):本名原余三郎。明治時代的小說家、翻譯家。最早經手的翻譯作品是柯林斯的《月光石》(一八八九)和《白衣女郎》(一八九一),但均未完成。首部完成的翻譯作品為《新陰陽博士》,但是原刪除了部分原文,補強了推理部分。
▲ 6三津木春影(一八八一?一九一五):本名三津木一實,小說家、翻譯家,是第一位將佛里曼的作品引介給日本讀者認識的翻譯家。溝正史所創作的由利麟太郎系列中的記者三津木即以春影為模特兒所創作。
▲7岡本綺堂(一八七二?一九三九):原名岡本敬二,劇作家、劇評家、小說家。以福爾摩斯系列為本在一九一七?三七年的二十年間,持續發表以半七老人為主角的連作短篇《半七捕物帳》(遠流,二○○四)系列,創立了融合時代小說和偵探小說的「捕物帳」小說。
▲8《新青年》(一九二○.一?一九五○.七):綜合雜誌。第一任總編為森下雨村,是以地方青年為對象的啟蒙雜誌。為獲得讀者,開始連載海外的翻譯偵探小說,獲得廣大迴響,逐漸以偵探小說為中心,並舉辦徵文比賽。許多日本戰前重要的偵探小說家均出身此雜誌的新人獎。戰後,因為未能跟上推理小說雜誌的出版風潮,在一九五○年宣布停刊,結束其階段性任務。
▲9夢野久作(一八八九?一九三六):本名杉山直樹、後改名泰道。一九二二年以<妖鼓>登上偵探小說文壇。筆名原意為博多方言「愛作夢的人」之意。 一九三五年發表了花費十年才完成,複雜難解的《腦髓地獄》(小知堂,二○○五)一書,虛實難辨的內容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
▲10森下雨村(一八九○?一九六五):本名森下岩太郎,編輯、小說家、翻譯家。一九二○年起擔任《新青年》的總編,任內除了介紹海外偵探小說之外,也舉辦新人徵文獎,培育了以江戶川亂步為首的許多新進偵探小說家。此外,也以佐川春風的名義發表數十部長短篇小說。
▲11甲賀三郎(一八九三?一九四五):本名春田能為。從中學時代起即愛讀柯南道爾的作品,一九二三年以短篇作品<真珠塔的秘密>出道,一九二四年發表了結合殺人、放火、寶石竊案及理科詭計的<琥珀煙斗>(《日本偵探小說選3:甲賀三郎作品集1》,小知堂,二○○三)一作,為其重要代表作。一九二七年所發表的《支倉事件》(《日本偵探小說選?:甲賀三郎作品集2》,小知堂,二○○三)可說是犯罪實錄小說的先驅傑作。
▲12濱尾四郎(一八九六6?一九三五):擁有檢察官及律師的特殊經歷,使得濱尾擁有和當代作家完全不同的作品切入角度。從一九二九年發表的處女短篇作<是他殺的嗎?>即可看出濱尾作品的一大特徵在於探討「何謂法律的本質?」。一九三一年發表的《殺人鬼》(《日本偵探小說選VIII:濱尾四郎作品集2》,小知堂,二○○四)為濱尾向尊敬的范達因致敬的本格長篇作品。
▲13大阪圭吉(一九一二?一九四五):本名鈴木福太郎。一九三二年以名偵探青山喬介為主角的<百貨公司的絞刑官>(《日本偵探小說選?:大阪圭吉作品集1》,小知堂,二○○四)一作,登上日本偵探小說文壇。初期的作品十分重視邏輯性的解謎,因此亂步和甲賀評為缺乏懸疑性和意外性,這是大阪和當代大部分作家的風格不同之處。
▲14小栗虫太郎(一九○一?一九四六):本名小栗榮次郎。一九三四年以<完全犯罪>成為偵探小說家之後,精力充沛地持續創作,從神秘主義及學出發的奇特魅力是其作品的最大特色。一九三五年出版的《死館殺人事件》(小知堂,二○○五)為集大成之作,奠定了他在偵探小說文壇的地位。
▲15木木高太郎(一八九七?一九六九):本名林高操。一九三四年在《新青年》發表了處女作<網膜脈視症>,是篇優秀地發揮其精神醫學造詣的作品。一九三六年以《人生的傻瓜》獲得直木獎,奠定其文壇地位。木木認為偵探小說必須致力提升其藝術性的立場,和主張比起藝術性,解謎更為重要的甲賀完全相反,因此兩人一九三六年在偵探小說雜誌《profile》展開了一場論戰,不過並沒有獲得任何結論。
▲16《LOCK》(一九四六.○三?一九五○.○四):推理小說專門雜誌,為日本戰後最早創刊的專門雜誌。一九四六年五月號開始連載溝的《蝴蝶殺人事件》(商周,二○○六),以此為契機,順利轉型為推理小說專門雜誌。亂步極為著名的散文<一名芭蕉的問題>即發表在本誌。
▲17《寶石》(一九四六.○四?一九六四.○五):推理小說專門雜誌。第一代總編為著名推理作家城昌幸,陸續起用許多有力作家,小說及評論的品質都極為出色,和戰前的《新青年》並列為支撐日本推理小說發展的兩大根據地。之後因為財政問題逐漸惡化,即使亂步在一九五七年八月號起加入經營陣容,仍然無力回天,終究面臨停刊的命運。
▲18香山滋(一九○四?一九七五):本名山田治,一九四六年以《寶石》第一屆短篇徵文獎得獎作<蘇門答臘小矮人的復仇>出道,一九四七年發表的《海鰻莊奇談》則為第一屆偵探作家俱樂部新人獎得獎作。作品中經常出現幻想、架空的生物,有著B級科幻電影的獨特趣味,大受讀者歡迎,是日本戰後最早成名的人氣作家。此外,香山也是台灣讀者非常熟悉的「哥吉拉」系列的原作者。
▲19島田一男(一九○七?一九九六):一九四七年以短篇作品<殺人演出>出道,一九五○年以採新聞記者為主角的短篇作品<社會部記者>獲得第四屆偵探作家俱樂部獎。作品風格多變,一九六○年後半起開始撰寫以警方人員為主角的作品,是重要的警察小說家。
▲20山田風太郎(一九二二?二○○一):本名山田誠也,一九四七年以<達摩嶺事件>出道,作品領域跨推理小說、時代小說,廣受讀者喜愛。一九五九年發表了《甲賀忍法帖》掀起一股忍法帖熱潮,至今未衰。
▲21高木彬光(一九二○?一九七五):本名高木誠一,一九四八年以《刺青殺人事件》出道,一九五○年以《能面殺人事件》獲得第三屆偵探作家俱樂部獎。出道之初以本格推理為中心,隨著社會派逐漸抬頭,開始轉換作風,在歷史推理、法庭推理等領域都留下出色的作品。
▲22大坪砂男(一九○四?一九六五):本名和田六郎,一九四八年以<天狗>、<紅痣之女>、<三月十三日凌晨兩點>出道,以獨特的發想和特殊的文筆受到矚目。一九五○年以<私刑>獲得第三屆偵探作家俱樂部獎。
▲23中島河太郎(一九一七?一九九九):本名中島馨,一九四七年受到亂步的注意開始走向推理小說的研究評論之路。一九五五年以在《寶石》上連載的《偵探小說辭典》獲得第一屆江戶川亂步獎,一九六五年以《推理小說展望》獲得第十九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九八年獲得第二屆日本推理文學大獎。對日本推理小說的評論發展有重大貢獻。
▲24鮎川哲也(一九一九?二○○二):本名中川透,早年以許多筆名發表作品。一九五六年發表《皮箱》之時,正式確定鮎川這個筆名,作品風格為紮實的本格推理,甚至有「本格推理之鬼」的稱號。最著名的作品為以破解不在場證明的鬼貫警部系列,此外尚有安樂椅偵探風格的新宿三丁目無名酒保系列、名偵探星影龍三系列等著作甚豐。除了創作推理小說之外,也致力於短篇推理小說的編選、探訪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的無名作家,以及新人的培育。在日本推理小說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5仁木子(一九二八?一九八六):本名二日市三重,受到喜愛歐米推理小說的二哥影響,開始閱讀及創作推理小說。一九五七年以《貓知情》獲得第三屆江戶川亂步獎,以和前人大不相同的輕快筆觸,大受歡迎,和松本清張同為推理小說風潮的帶領者。一九八○年以<紅貓>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除了風格清新的仁木兄妹系列之外,尚有私家偵探三影潤系列,是十分精彩的冷硬派作品。
▲26大藪春彥(一九三五?一九九六):一九五八年出道,獲得亂步相當高的評價,作品中總是充滿了激烈的槍戰、追逐等場面。除了以《該死的野獸》為首的伊達邦彥系列之外,尚有《甦醒的金狼》、《骯髒的英雄》等。和生島治郎(一九三三?二○○三)同為日本冷硬派小說的奠基者。
▲27中井英夫(一九二二?一九九三):一九六二年用塔晶夫的筆名以《獻給虛無的祭品》前兩章投稿第八屆江戶川亂步獎,進入到決賽。一九六四年補完了後半部之後,發表了完整版的《獻給虛無的祭品》。之後並未持續創作推理小說,而以幻想小說為創作主力。
▲28小峰元(一九二一?一九九四):本名廣岡澄夫,一九七三年以描述發生在高中校園的死亡事件的《阿基米借刀殺人》獲得第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之後發表了一連串青春推理小說。
▲29西村京太郎(一九三○?):本名矢島喜八郎,在寫作之前,從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一九六五年以《天使的傷痕》獲得第十屆江戶川亂步獎、一九八一年以《終點站殺人事件》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除了台灣讀者所熟知的旅情推理之外,西村也寫過許多和綁架、海難有關的推理小說。
▲30《幻影城》(一九七五.○二?一九七九.○七):以發掘消失已久的名作為中心的推理小說專門雜誌。從這本雜誌中誕生了許多重要的作家和評論家,如:泡?妻夫、連城三紀彥、田中芳樹等人。對之後的新本格派作家也有巨大的影響力。
▲31佐野洋(一九二八?):本名丸山一郎,一九五八年以<銅婚式>出道,一九六五年以《華麗的醜聞》獲得第十八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九七年獲得第一屆日本推理文學大獎。作品風格多變,也被譽為短篇推理小說第一人。此外,自一九七三年開始連載至今、評論當代推理小說的《推理日記》系列,廣受歡迎,也是作者本人自認的生涯代表作。
▲32倉知淳(一九六二?):本名佐佐木淳,一九九四年以貓丸前輩系列第一作《星期天晚上不想出門》出道。作品數量不多,以個性怪異的貓丸前輩為主角的系列作品,甚受讀者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