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要支持的,還好徵文時間長,雖然在海外,也不是高中生,但是送暖到災區的義舉還是要力頂的。最近從網上看了華視、中立娛樂等臺制作的賑災音樂會、晚會等活動,還是很感人的。支持這項活動,恩。
【2009/09/21 21:59】
URL | 霍桑 BuBu...
轉轉是藤田宜永的那一本嗎?
話說這次海外會員也能夠參加?
【2009/09/22 01:33】
URL | 小白 TO 霍桑:
謝謝~
TO 小白:
是的。
【2009/09/22 09:46】
URL | bubu我很喜歡北村「春櫻亭圓紫與我」這個系列。
從《空中飛馬》與《夜蟬》兩本短篇連作開始,北村慢慢地在一個個小謎團中,建立起主人公「我」以及其他出場人物們的鮮明性格。「我」是一個熱愛閱讀的文學系女大學生,雖不像她的兩位正妹朋友那樣鮮豔亮麗,有時也顯得迷糊,卻也因為這樣的樸實性格而令人喜愛。另一個主要的角色,落語表演家春櫻亭圓紫,則總是站在協助解謎的立場,一路陪伴著「我」解開謎團以及成長。
與其他推理懸疑小說比起來,北村的作品或許顯得平淡,所謂的謎團一點也不稀奇,也沒有殘酷的命案與離奇的死亡,但讀來仍覺韻味十足,總是邊讀邊笑,十分可愛。其關鍵就在於作者豐富的文學底蘊,除了表現在對場景與人物的描寫上,他也將日本與世界的經典文學作品結合在故事中,這些「我」閱讀過的書,呼應了「我」所面臨的挑戰,同時在「我」的述說下,更讓人想把這些書找來讀讀。
本系列第三作《秋花》終於以長篇的形式登場,讀完更是喜愛得不得了。生活在這個現代社會中,我們面對大量來自別人的惡意,在夾縫之中無奈地生存著,等待反擊的時機,這是人的堅強。另一方面人也是脆弱的,在面對「上帝的惡作劇」以及「命運的惡意」時,我們甚至沒有還手的機會,只能夠接受。遭遇這種情況的人,以及身邊的人,該以怎樣的姿態繼續運轉他的人生?
對於這些「人的處境」,北村的描寫非常深刻。讀到後來發現命案的成因竟然「只是這樣」時,心中卻不知為何湧出一堆酸澀:原來人類如此脆弱,可以「只是」因為這樣就被迫停止轉動的時間。而最後一幕的安排更是讓人讚嘆,像是神來一筆般,把這個故事完美地劃下句點。
宮部美幸曾說自己是北村老師的「門前小僧」,亦即耳濡目染地從北村身上學到了非常多東西。在我看起來,這兩位作家的共通點,就是近乎無限的溫柔,以及即使面對無奈的命運仍不卑不亢的堅定姿態。身為一個在生活中處處受挫的讀者,在閱讀這兩位的作品時,早已被療傷了無數次。
【2009/09/22 09:52】
URL | mongoose北村筆下「春櫻亭圓紫與我」這個系列真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故事一開始,淡淡的...遣詞用句不會過於華麗;
敘述與鋪陳採漸進的方式,慢慢帶領讀者走進「我」的世界。
這一系列的書雖然可以算是推理類的小說,
但!實際上在最後的解謎之中,只佔了整本書中短短的一段,
大部分的篇幅都算是描述與文學性較高的詞語。
這本書一路看來不會讓人有沉重的感覺,卻也不會過於鬆散。
基本上,故事內容著重在「我」身邊的人們,
她們的互動,她們間的對話方式與相處模式。
最後,我只能說:「真的很期待這本書寶寶問世!!」
【2009/10/05 11:37】
URL | 胡珮婕北村老師的作品會讓人想一看再看。
對我而言,「春櫻亭圓紫與我」這個系列在心中所佔的位置已經大過很多日本文學大師了。
我喜歡他從日常生活中萃練出的推理。
很高興能在台灣見到「春櫻亭圓紫與我」其中的長篇--秋花。
書中描述著主角我在大三之時,之前畢業的女子高校發生了一起墬樓事件。
而死者是我從小就認識的即將畢業的學妹。
同時我也認識的學妹的好朋友,也因為受到如此大的打擊而有了改變。
我開始深入調查。並在調查期間感受到許多人世間的道理。
看完之後會有很多想法,像是對於畢業跟結束還有死亡這些關鍵詞的聯想。
對北村老師的寫作方式有著絕對的敬仰,雖然看似平淡卻可以讓人宛如醍醐灌頂。
我跟小正還有江美的友誼,我和圓紫大師間的情感。還有家族間的牽繫。老師把這些東西處裡的很好。也在裡面運用了很多經典名著的暗喻。讓人愛不釋手,隨著年齡長有著其他的感受。
我喜歡北村老師的作品,也期待他其他的作品能快點在台灣見到。
【2009/10/12 19:09】
URL | 艸監北村秋花是接續「空中飛馬」、「夜蟬」之後的系列作品之三。北村的細膩且又婉轉獨特筆法,以「我」的觀點尋尋而入,推理的方式寫出,最後的解答耐人尋味,一般生活中也會發生的跳樓身亡,筆觸卻如此真實,高中女學生離奇的死亡雖然沒有如此充滿了迷團,但其中參雜許多文學作品,給讀者許多聯想空間,獨特的風格作品 ,與眾不同,上帝的無情,生命的脆落。
【2009/10/17 20:43】
URL | 誼珍 北村溫柔的筆觸下,「我」躍然紙上,沒有驚悚的犯罪,沒有華麗的手法,就只是篇樸實的故事,卻能打動人心,就像秋天的花朵,顏色不如春花的豔麗,卻能使人有種在萬物即將枯寂中看見生命蓬勃的喜。
世事難料,就像看見在稻草間溜狗的人,如果不把稻草割除,無法知道他在做什麼,是無法一目瞭然的。伊坂幸太郎《奧杜邦的祈禱》裡,一個被認為會預測未來的稻草人說,自己並非能預測未來,只是能從各種跡象中鎖定未來會發生的事,但也不能十分確定,因為未來仍是千變萬化的,一個小變動便會影響大局面。書中的悲劇–學妹田津之死,就是許多原因綜合出來的結果。如果那天,和泉和田津互換位置擺設布條、如果老師沒有走過、如果兩人沒有想出這個點子……甚至當初兩人擦身而過、互不認識,或許一切會不同,田津也不會發生悲劇。但若兩人互不相識,個性懦弱的和泉也許就不會擁有這份友誼,兩人的生命或許會少了許多色彩。許多悲劇皆是結合種種因素造成的,但這些因素的產生一定是壞事嗎?
田津和和泉,就像竹竿與牽牛花。牽牛花因為有竹竿的支撐,才能向上伸展自己的枝枒。因為有堅毅、活潑的田津的支持,才能使柔弱,如同牽牛花一般的和泉更快樂的成長。兩人既是獨自的個體,又是分不開的共同體。有多少人能擁有這份真摯的友誼?從小認識的朋友,又有多少人能維持感情直到成人?當其中一個生命的殞落,另一個又會怎麼樣?就像失去了一半身體的失魂落魄。因為是生命共同體,所以更不能接受自己傷害了最要好的朋友。做錯事後的良心,是要被揭發、被懲罰,然後被原諒。雖然和泉是無心之過,但對於自己的輕率造成的悲劇,想讓別人知道,卻又不敢自首,只能將罪惡心埋在心裡。但埋在心裡的罪惡心會隨著愧疚發芽,時間愈久,它就愈壯,最後纏在心頭,剪不斷、理還亂,做什麼事都不對勁,只能任憑罪惡心散發出來的瘴氣縈繞心中,不斷自責。渴望被揭穿,因此不斷的以各種方式求救。一般而言,偵探指出兇手後,是對凶手的不利;對於和泉,那卻是一種解脫。但最後的解脫是恕,那是對於有過錯的人的一種救贖。看到最後田津的母親及和泉的互動讓我很驚訝,也很感動。為甚麼面對殺害女兒的人,能以母愛讓對方獲得救贖?圓紫大師的說法是,就因為身為人母,才會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最好,才會把孩子擺在第一順位。
一個難以挽回的悲劇,為秋天染上淡淡的幽暗。但願憂傷能隨風而去,傷痕能被治癒......
【2009/11/12 21:37】
URL | 小彣《空中飛馬》為我帶來喜,而《秋花》則帶來淡淡的哀愁。記得讀《空中飛馬》時充滿著夢幻般的喜,一個平凡女大學生碰上落語大師,我稱之為夢幻的相遇,雖非戀人關係,卻是忘年之交,以平常生活為材,一起拆解尋常的謎團,不單解謎者,連讀者也沾染到書中人的情緒豁然開朗起來。讀畢充滿著期待,不禁想著下一回又會給我帶來什麼樂趣呢?「夜蟬」果沒辜負我的期待,不過也不再是純粹的夢幻,也夾雜著現實的苦惱,母親拋棄女兒,「我」的姐姐失戀。
到了「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第三部曲,「秋花」可謂一大突破。題材上,由生活鎖事轉為典型推理故事,一樁命案;在篇幅上,首次是長篇故事,有如單元電視劇進化成電影;而故事中的女孩們,或不能稱為女孩了,大家真的長大了,女孩們都面對畢業大事,江美還為人妻了。而「秋花」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氣氛的轉變,死亡一改前兩部輕鬆的氣氛。一場意外扭轉了兩位少女的命運,真理子意外死亡,失去了未來,諷刺的是,造成意外的是自己的好友,而活著的人卻雖生猶死,不禁為兩者感到悲哀,這種悲傷在結尾傾巢而出。
整本書看畢,最感歎的就是圓紫大師出場太少了。明明是「春櫻亭圓紫與我」,卻幾乎只餘下了「我」,大師就像神探一樣,「一切的謎團經已解開了」,在最後一刻才粉墨登場,然後火速解決事情,作為期待大師出現的讀者來說,難免有點失望。(笑)
【2009/11/14 21:20】
URL | 露娜優美柔順的文字,,隱藏著若隱若現的不安感,是我對北村先生作品的第一印象。初翻開「秋花」ㄧ書,就被書中女學生青春俏皮的對話吸引住了。故事敘述一高中校慶前夕,因發生命案而被迫停辦,離奇死亡的高中女生津田,半夜獨自一人爬上校舍頂樓卻意外墜落,是意外?是他殺?一連串謎團,竟又迷樣地把已畢業三年的學姊捲入……。
追根究底的過程並未血淋淋抑或驚恐駭人,但隨著事件前因後果的脈絡逐漸清晰,平靜卻益發震撼人心的結果,不免讓人為痛失摯友的和泉難過。人難免犯錯,但若犯下的錯是即便他人原諒了,自己也依舊無法釋懷的遺憾呢?
一段至死不渝的友情,在淡淡哀愁的秋天,透過作者的筆調,把單純女孩的悲切心境描摹到了極致深刻的一面,令我動容。
【2009/11/14 22:13】
URL | 謝承侃(弘文中學高中部二年10班) 本書的推理橋段並不像一般懸疑小說那般,能夠明確地了解被捲入何等事件之中,甚至連自己已經涉入其中都完全不自知。線索也是慢慢浮現,又或者可以說是點點滴滴的流入生活所得的情報之中。
並沒有重大的轉折,也沒有巨大的驚愕,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就這樣慢慢地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此種特殊的筆法,比起一般的懸疑推理,也別有一番樂趣。
而更重要的是,看完本書,不禁想把心境套入其中的人物去嘗試領略。
和已經無法單以要好形容的摯友共同策劃一件「大事」,想要讓大家瞠目結舌。然而,這必須要稍微做一下測試,以了解結果是否如預期,於是計劃在晚上的時候實行。
想像著稍微幾分鐘後的測試成果、想像著幾小時後的巨大驚喜、想像著數天後的遊玩街景、想像著數段日子後的單車之旅……說不定還偷偷竊笑著。
突然,因老師的出現不由得緊張了起來,想要叫重要的「她」盡速撤離,慌張地拉扯著直長柔順的布料……這真是最糟的行為。
對自己來說最珍惜的人,幾乎無法一天不見面的人,就這樣在自己的小小舉動之下而與自己離別了。而自己,正是那個「殺人兇手」。
這種時候應該要悲傷,因再也無法見面、永遠的離別而落淚。
這種時候應該要憤怒,因奪走自己半身、撕裂的痛苦而忿恨。
然而,哪有資格生氣?
如果今天是死於別人之手,或許還可以大哭一場,並且握緊雙拳追打兇手。
但今天卻是死在自己手中,總不可能痛毆自己一頓吧,捏緊到滲出被指甲刺穿的血液,拳頭依然不知該揮向何處。
唯一好過點的方法,就是殘害自己,並且想辦法讓人抓出自己的罪行……
與好友一同嬉笑,這看似稀鬆平常的畫面,再被打破的那一瞬間即意味著,和某人一同相處、一起活著,或許並非理所當然。
劇中的和泉與津田只因為一件小小的偶發事件、一段短暫的急迫時間、一個微小的緊張之舉,這對有如無法分離雙生之對,就這樣硬生生地被拆毀。
要說的話,本書在各處留給讀者的迷思,遠勝於劇中的各種事件。
【2009/11/14 23:05】
URL | 白蓮控 北村老師的「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與米澤老師的「小市民」系列很像,大家也同屬日常生活的變格推理,最大的相異可算是,北村老師較為偏向文學類,而米澤老師則偏向了漫畫類。
秋花,「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的第三作,也是首部長篇作。此書沒有一般推理小說華麗的謎詭,沒有科學下的犯罪,平淡的學生,平凡的學園,發生了一宗墮樓事件,女學生墮樓死亡,天台竟然是一個密室?究竟是人為?還是意外?
一對情如姊妹的朋友,一同為著校園祭而努力,同心協力想辦好校園祭,一場命運的愚弄,造成了一位女學生的死亡。
或許,世事就是如此造化弄人,如果老師沒有經過,如果和泉沒有躲起來,如果田津沒有探頭出去,或許命案就不會發生。可是誰人能得知命運?北村老淡淡地寫出了命運的無情,儘管每個命運的相遇可以造就很多歡笑,但當中的巧合也可能會造成一場慘劇。
驚喜變成了悲劇,內疚不斷的侵蝕著和泉,叫她不敢開口承認,也令了意外被誤會成人為,但也因此可以和泉內心的脆弱。一直以來也同在一起的兩人,如今只剩下了一人獨生,沒有了支撐的和泉雖生猶死。
從旁人的眼中,和泉並沒有任何的罪惡,但就算每一個人也覺得錯不在她時,並不代表和泉的良心能原諒自己。若果別人殺了田津,她可以選擇復仇,但當加害者是自己的時候,她只能對自己報復,內心不斷地折磨著殺害了朋友的自己。儘管她不是直接害死了自己最親密的好友,但間接的誤殺,也令她內心會掙扎說如果當初沒有躲起來,或許結果會不同,許多許多的如果會於內心不停的萌芽結果,或許這是對自己的一場安慰,但這種內心的折磨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這也是成人與青年最大的分別,在成人的心中,或許有些事情能夠被原諒則不會內疚,他們可以自我治療。但在青年的心中,脆弱的內心會不停地掙扎著,不停地胡思亂想,他們則要靠別人扶一把,依靠別人的原諒,來讓自己放鬆下來。
故事的結尾是本書的精要所在,我們可以從和泉內心的變化,由內疚到被發現,因而得到解脫而看出青少年內心的脆弱。看到田津的母親大方的原諒和泉,也可以看出成年人與青少年內心的差野。或許從一開始田津的母親就沒有恨過和泉,只是和泉放不開內心的心結,不敢去面對。而田津母親的原諒,對和泉來說就像是苦海中的救生圈,把和泉從內疚的苦海拯救回來。
各人性格上的刻劃也可以看出北村老師的用心,因自己的過失而害死了朋友,懦弱的和泉不敢去面對現實,但如果反過來看,是堅強的田津因過失而害死了和泉呢?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青少年內心的脆弱會隨著成長而變得堅強,但這是每一個人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北村老師以淡淡的筆觸帶來了一場撼動心靈的事件,讓我們看到當初的我們也有內心脆弱的一刻,曾經年輕的我們,若遇上相同的事情,能堅強地承認,或是像和泉一般因內疚而退縮?
看罷整書,不會有看別的推理小說那種刺激的心情,也不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嘆。北村老師以淡而優美的筆觸帶給我們早已遺忘的事情,人與人間的緣份其實十分短暫,幸福也並非必然,就算是情如姊妹的朋友,也會有被命運殘酷地分拆的一天。
【2009/11/15 13:09】
URL | Po Yi北村老師的作品沒有一般推理小說那樣血淋淋的畫面,在【空中飛馬】及【夜蟬】這兩部作品中,只有圍繞在主角「我」日常生活發生的謎團,以及一位幫「我」解謎的落語大師──春櫻亭圓紫,他也可說是一位「安樂椅神探」,只憑女主角描述經過,就可以不用拔山涉水,不費吹灰之力,消除女主角心中的許多疑問,心中驚訝:「推理小說也可這樣寫啊!?」可見作者的觀察力敏銳,聯想力豐富,很留心日常生活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只這樣,作者在文中所說的一些日本文學或世界名著,常常呼應那些謎團,事件發生後還留些餘韻,讓讀者看了回味再三,進而會想去翻找那些主角看過的書本,亦可以瞥見北村老師曾擔任高中國文教師的影子。
不過,在第三部作品【秋花】中,不幸的發生了一件高中女學生墜樓意外,沒有謀殺的情節,但夾帶有濃濃的「悔恨」、「命運的惡意」氣息,以及最後引申的課題:「為何死亡?」、「該怎麼活下去?」「原諒及救贖。」讓讀者去思考。最讓人感動的是文中最後,津田媽媽靜靜地說:「----她睡著了。」已經可以知道她選擇原諒她女兒的兒時同伴,津田媽媽只是把她當成她女兒,用行動來表示:替全身濕淋淋的她衣、擦拭身體,和泉學妹那顆被監禁、擠壓的心才能釋放出來,才能安心睡著。唯有一顆容的心,另外一人才能從悔恨的牢獄中得到救贖。
我一直很佩服也很傾心於北村老師的「以實物或文章」來呼應主題的功力,例如文中的二句「據說是思念故人為之落淚,從淚水中長出來的花。」、「是肝腸寸斷的相思之花」,意指墜樓者津田學妹家種的秋海棠,呼應了主題:【秋花】。又如神探落語大師春櫻亭圓紫在文中表演的一段『御神酒利』,暗指津田學妹及和泉學妹的感情深厚,無論到哪裡都形影不離。這樣博學多聞的造詣,在推理小說界算是無人能出其右,他的文章總是能給人一股暖流,就像是喝了一杯白開水,但是那杯開水裡加了淡淡的酸甜口味,以致於讓人想再續杯而不膩。
【2009/11/15 17:52】
URL | 愛貓及愛書的王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