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一間自內上鎖的房間,死者明顯是被謀殺的,兇手卻彷彿是胡迪尼再世一般,從容逃出上鎖的密室!這是多麼充滿魅力的謎團啊!
我們在看魔術表演的時候,在驚訝之餘,一定會非常想知道魔術背後的真相,這是所有觀眾都會有的激動與好奇之情;同樣地,在看密室殺人的推理小說時,讀者會亟欲想知道:「兇手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這如何可能?」這就是密室殺人讓人類理智為之瘋狂的最大魅力。
以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不可能的犯罪」是本格推理中的一個子流派,而此流派中又以密室殺人為大宗,以致於許多論者直接將不可能的犯罪與密室殺人視為同義詞。
世界上第一篇推理小說,也就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所寫的〈莫爾格街謀殺案〉(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本身就是一篇密室殺人的作品,由此看來,密室殺人與推理小說真可謂一脈相承,有著很深厚的羈絆。
密室殺人在歐美黃金時期是很受歡迎的創作形式,曾經有過相當輝煌的時代,就像宏志先生說過的,沒寫過密室殺人,算什麼推理作家呢?幾乎歷史上每個推理作家或多或少都寫過一部密室殺人的作品,但這種形式的小說如今已經衰落,當代除了日本一些作家之外,仍在創作此種形式作品的作者,已經非常稀少了。不過密室殺人的概念還是可以在現代的一些電影中看見,如不久前的電影《破綻》(
Fracture),根本上就是一部密室殺人的電影,重點圍繞在「凶器如何自密室內消失」;而另一部《空中危機》(
Flightplan)也是提出了「人體從密室中消失」的懸疑謎團。更別提廣受歡迎的《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還有其他日本推理漫畫了,密室殺人根本就是這些漫畫的主題(我在小學代課的時候,幾乎每個小朋友都知道什麼是密室殺人)。由此可見,密室殺人至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一定的吸引力。
密室殺人的小說,讀者看得很痛快,作者寫起來卻不容易。不過對於一些精於此道的作家而言,並不是難事。猶記得去年聽了一場推理作家既晴的演講,他剛好提到密室殺人,還有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他說:「一般人要想出一種密室手法就已經想到頭快爆炸了,而他(卡爾)竟然能想出五十種以上。」或許對卡爾這位宇宙間最了解密室的人來說,構想密室手法就跟演練小學程度的數學一樣簡單吧。
某一次跟既晴先生通電話時,他提過:「不可能的犯罪是一門非常奇妙的領域。」其實言下之意就是密室殺人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以讀者的角度而言,閱讀各種密室殺人是一種娛樂與享受,毋須有任何負擔;但對作者而言,就必須當成學問來研究了。在此奉勸推理寫作的新手們(或是老手但還沒試寫過密室殺人),在著手撰寫自己的第一篇密室小說前,務必先「預習」。因為說實在的,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說所有類型中最容易上手(因為模式固定,很好模仿)、但最容易寫出失敗作的(因為在框架內難有新意),更何況是密室殺人這種以創意為主的作品。
當然,身為密室的忠實愛好者,我還是希望有人能繼續挑戰這塊領域,繼續創造令人目眩神迷的謀殺巧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