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園》這本書做為宮部美幸九年前作品《模仿犯》的續集,其實沒有什麼情節性的聯結,但是前者所有的故事推展,卻是藉由後者的一個場景(或案發現場)引出。當然,負責穿針引線進行調查的前畑滋子,也正是在《模仿犯》中追蹤調查案情及凶手的記者。
《樂園》的故事由一名喪子的母親萩谷敏子前來委託調查她過世的兒子萩谷等是不是超感應者(即第三隻眼)開始。因為擅畫的阿等留下的畫作中,出現了一些怪異的內容,其中兩張,分別是與死亡有關的畫面──一張是《模仿犯》裡主要殺人埋屍的「山莊」場景,另一張則是屋頂上有著蝙蝠風向儀的凶案埋屍凶宅。一位少女以成蠟的屍身,被發現埋在自家住屋的地底下,後來牽扯出十六年前親手殺死自己女兒土井崎茜的土井崎元夫婦。
經由前畑滋子的案情調查,宮部美幸美幸發掘出好幾個因家庭成員中有一個「麻煩製造者」而令整個家庭陷入不幸的悲劇。在土井崎家是土井崎茜,在今川家族中則是今川會長的外甥三和明夫,而在萩谷家則是擁有無上權威的敏子的祖母。在這些備受麻煩製造者拖累而痛苦不堪的家族成員中,為了把麻煩製造者拉回正道,土井崎茜的父母不得不採取親手終結女兒性命的手段來阻止女兒繼續為惡;而今川會長和三和明夫的母親尚子,卻是企圖用包容的方式來救回惡貫滿盈的三和明夫──前者導致土井崎夫妻大半輩子雖生猶死、像行屍走肉般苟活著;後者的包庇,卻造成無數少女的死亡和淪落,貽禍他人。而萩谷敏子的幸福,則可以說是葬送在她祖母手上……
宮部美幸美幸要傳達的是,即使是親如家人,在比「一家團員的幸福」更重大的前提下,人有必要選擇中止那種危害的行動。只是,那種行動,除了手刃的私刑或縱容的無奈這些非法正義之外,是否還有更「正確得當」的方法可以代替?
除了這一點,我覺得宮部美幸更想凸顯的其實是那些問題家庭的「被害者」,我們甚至可以說,她其實是非常同情那些情非得已的加害者兼被害人。任何人,只要現實生活中家裡面沒有所謂的「麻煩製造者」,大約都無法想像家庭裡那「麻煩製造者」對其他人造成的傷害和凌虐有多可怕,有時甚至幾近慘無人道的程度!
宮部美幸雖不忍苛責手刃女兒出此下策的父母,但也並非表示她默許用類似私刑的方法處決女兒,我想,她只是要強調氣急敗壞的父母,在那一瞬間,眼見有如惡魔的女兒,已經在外面的世界開了殺戒,如果當下不處置她,也許一轉頭馬上又有人遭殃。就在那一念或善或惡的瞬間,「我生了妳,就讓我來結束妳,不必假手他人!」或許是基於責任感或羞恥心,或許是基於萬念俱灰的絕念,為人父母者,心血湧動,動手替代了法律,終結了孽子孽女,也終結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平靜,走入無間道去。
宮部美幸深切了解飽受家人荼毒者的痛不欲生和無計可施,正因為是自己的親人,無處可躲,既無法將之排除在外,又不能規勸讓他們放手或回頭。就像放任一顆未爆彈在裡裡外外滾動著,卻又束手無策,這是何等絕望的無期徒刑。她藉由倖存者土井崎誠子的口問出了這樣猶豫的話:「
就算是親人,有時候也必須被迫放棄才行呀。既然是壞東西,也就沒辦法了,不是嗎?因為是壞東西。」誠子說這種話,讀者或許認為是因為她與姊姊土井崎茜相差六歲,當年年齡太小沒什麼感情和記憶的緣故。但難道不是生長在普通工人家庭的宮部美幸美幸, 對於造成家人大不幸的「家庭中的麻煩製造者」,一種發自內心的抨擊和呼喊?
我長年觀察台灣社會的情況,對那些「家庭中的麻煩製造者」肆意造成其他家庭成員的傷痛或不幸深有同感。那種無盡的麻煩與痛苦、永無終止的凌遲,真的是至死方休。那不是法律、情理或任何方法能夠處理,只有一方死亡才能倖免,這一點,外人很難理解。
我個人認為,這一點是宮部美幸在《樂園》中最想表達的觀點。
看宮部美幸的小說,其實等於同時看一部推理小說和一部人生劇情片,或者應該說,我們不能遽爾通稱它是推理小說,而應該說,它是用推理包裝的社會小說更為恰當,這也是宮部美幸被稱為「松本清張的女兒」的緣故。她總是會提出不同的社會問題做為創作的主題,而這些主題確實潛伏在社會裡面,影響很多人與人的關係。
如果以作家的個人魅力來看,宮部美幸在字裡行間散發出來的那股渾然天成的溫暖母性,越到小說後面越是濃郁緊實,好像是想用大地之母似的懷抱,包裹住所有小說中歷經患難苦楚的角色;或是給予飽受故事情節凌虐至今的讀者一絲撫慰,告訴他們,沒事沒事,其實我們不是一無所有。人生不是全盤皆墨,每個人都能在苦難的人生當中,找到自己的樂園,找到人生最好的伴侶關係,也許短暫,但卻是可以帶著笑容去回憶的,就像緣淺的母子或是故事中一對對的夫妻或是情人。
宮部美幸美幸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生養,但她那種宛如領略過孩子自產道產出的歷程、充滿悲天憫人的母性情懷,如羊水般淹沒過所有讀者,帶來的溫暖與包覆,讓人在寒冷骨的人生行路,感受到一股暖流,欣然流下淚水……
是的,宮部美幸美幸所敘述的故事,因為太接近社會而容易引起共鳴,書與現實映照,讀者在角色的故事中,流下自己的淚水,有了自己的感動,有時那麼令人傷感,有時又讓人覺得無比寂寞,一路走來,止不住淚眼閃爍。人生之路,不就如此!■
【本文作者簡介】
廖輝英臺灣省臺中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專職作家並活躍於電視談話節目,多關注於兩性、親子等議題。著有小說《今夜微雨》、《盲點》、《油麻菜籽》、《女人香》、《焰火情挑》、《相逢一笑宮前町》,散文集《製作多情》等多部。曾獲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小說獎,公認是最具現代感的小說作家。曾獲金馬獎改編劇本獎,2006年獲得第二十九屆吳三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