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是我一直引頸盼望的一本,在2005年,就大致看過電影版。在看過了小說之後,又把電影翻出來重看了一次。小說跟電影的細節實有所差距(以〈ZOO〉相差最多),但為了避免影響觀看的樂趣,等這本書上市了,再做詳述。
台灣八月一號要上市的《ZOO》,獨步將日本單行本版的《ZOO》加上文庫版《ZOO2》裡的〈むかし夕日の公園で〉(在乙一網站上的flash小說,好像跟〈小飾與陽子〉有關,我只記得有盪鞦韆、沙堆,跟一隻從沙堆伸出來的手。)定成十一篇的台版。而從2003年,台灣角川漫畫《GOTH》先試啼聲,到《被遺忘的故事》、2005青春文化《GOTH?斷掌事件》、2006尖端出版散文《小生物語》等,到獨步「乙一作品集」,他大部分重要的作品,幾乎都在台上市了。
而這次獨步與博客來合作所交給試閱者們所閱讀五篇故事,是曾經在2005年翻拍成電影〈小飾與陽子〉、〈向陽之詩〉、〈So-Far〉、〈ZOO〉、〈SEVEN ROOMS〉。
01.〈SEVEN ROOMS〉──
這個幽暗陰鬱方方正正的房間把我們這些人一個一個隔離開來,讓我們充分品嚐孤獨的滋味之後,奪走我們的生命。 無論電影或是小說,在這五篇故事中,這篇都是我最喜愛的一篇。
忘了是誰說的,在固定的模式中投下了變數,往往會帶來轉機,〈SEVEN ROOMS〉就是這麼一個故事。
殺手打破行為模式,塞了一對年紀相差約六歲的姊弟到同一個房間內,姊姊觀察了四周環境,要弟弟從水溝去查探狀況,經由水溝發現七個房間除了她們以外,還有六個房間六個人;再藉由弟弟提供的線索,她思考出殺手的作案模式甚至是房間內每一個人的可能的下場。原本只有殺手才知道的法則,卻被房間裡的人所探知了,這埋下了故事的伏筆,知道了法則,接著就是尋求破解遊戲的辦法。
要怎麼逃出去?逃得出去嗎?
使故事更為動人的是描寫這對姊弟倆的「感情沒特別好、也沒特別不好」的幾段,如弟弟形容姊姊的「都要升高中了,鬥起嘴來水準卻跟我差不多程度,真是怪。」姊姊述說對弟弟出生時的感想:「我第一個想法是『這是什麼啊?』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你躺在床上,身體小小的一直哭,說真的,我完全無法想像你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生命是孤獨的,這篇故事將孤獨感具現並特異化,也突顯出這對被房間四面牆所孤立的人們的不安和這對姊弟能互相依靠和信任是多麼地特別。
電影中沒演出來的,是故事的結尾,來自於姊姊那勝利且高昂的笑聲,也是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只因那樣的笑聲,非常快意。
02.〈ZOO〉──
我喃喃唸著,想要堅定自己的決心,然而心中也同時存在反正終究會徒勞無功的念頭。即使如此,我內心某處仍持續祈禱自己能有所突破,像相信有神一樣,我祈禱自己終能帶著決心通過字母「ZOO」的前方。 這篇是最耐人尋味的。
故事主角在「否定自己殺了她,扮做瘋狂找尋女友的癡情男友」與「知道自己殺了她,並對遲遲不肯自首的自己萬分鄙夷」兩者間掙扎。
如主角自己所述「他真的很愛她的女友」才會在聽到女友對他說「把我忘了吧!」衝動下殺了女友。日復一日,後悔不肯面對現實的他重複假意追尋凶手的行程,每每看見動物園的招牌,便記起那時的犯罪過程及過程,他扮演著偵探的角色,沿著自己當時與女友遊玩的路線,同時間否認、推理並譏笑著自己犯行,直至招牌不見的那天,才完全地平靜了下來。
如果說ZOO是主角給自己的牢籠,那麼他每日的假意追尋、實則追悔便是他感情腐敗的過程,如同文中的那部名為《ZOO》拍攝動植物腐敗的電影一樣,他看著自己的腐敗過程,過於執著一個象徵,便沒有盡頭。那不是愛情,愛情在他親手殺了女友或在他女友說著「把我忘了吧!」就已經結束。
痛苦、否認、混亂,都是人面對重大傷害的普遍性反應,敗壞看似沒有盡頭,但真的沒有盡頭嗎?若有,盡頭又是什麼?結尾似乎給了個解答,那解答卻又那麼曖昧不明。
但最終,只有平靜且誠實的面對才是唯一的道路。
03.〈So-Far〉──
我一直在思考那終將到來的分離,我勢必得在兩邊選擇一個世界不可了。 比起〈ZOO〉的混亂、〈SEVEN ROOMS〉的徬惶不安,〈向陽之詩〉的略帶陰鬱,〈小飾與陽子〉為了生存的殘酷舞台,〈So-Far〉的出現顯得「非常獨特」。
主角最喜歡的是那張沙發,因為那張沙發上,可以三個人一起快樂地坐在上面,但哪天若快樂不再,或者母親看不見父親、父親看不見母親時,小孩又該怎麼辦?於是主角拼了命擔任看不見彼此的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樑,最終卻仍在父親或母親的世界做出選擇。
人和人最遠的距離,不是相隔半個地球,而是縱使親密,卻無法傳遞訊息。不多介紹這篇,這篇故事應能讓為人父母者好好思考。
老實說,〈So-Far〉讓我噴茶了XD。
04.〈向陽之詩〉──
愈是深愛著某樣事物,死亡的意義便愈沉重,失落感也愈深刻。愛與死並不是兩回事,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向陽之詩〉很清新,但有點悲傷,主題是「愛與死的意義」。一個女體機器人,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迎接與埋葬創造她的人的死亡。她一開始對於生命的懵懂、對於不熟悉事物的不在乎,在與「他」的生活過程中,逐漸領悟到自己還有些在去面對「他」的死之外的事情,像是對於生命的體認與熱誠。
個人很喜歡女機器人追兔子跌倒後被「他」笑得有點難為情,之後女機器人偷偷報復把被兔子咬過的菜葉給了「他」吃,自己留下了沒有被咬過的葉子,被「他」問時,還推說是機率問題的一段。
相當逗趣。
05.〈小飾與陽子〉──
我怎樣都活得下去的! 〈ZOO〉是人內心掙扎的暗面,〈SEVEN ROOMS〉是對抗外在威脅的奮鬥,〈小飾與陽子〉就是連結於人與外在之間的家庭了。和〈So-Far〉所討論的幸福家庭連結不一樣,〈小飾與陽子〉述說的是一個由飼養與被飼養連結的不正常家庭。
「對不起,因為我要活下去。」但要生存下去的理由是什麼?若是個連家人、兄弟姐妹、同學都厭惡的存在,那為什麼還要活下去?因為這個世界總會有一個會喜歡自己的人嗎?
小飾與陽子,一對雙胞胎,她們的處境是天壤之別,小飾是母親嬌寵的女兒,陽子卻讓母親百般厭惡,根本是爬蟲一般的存在。甚至連家中的手提電腦地位都還比陽子高,而這樣的分別沒有理由,或許母親是把自己在職場中的印象投射到陽子身上,又或許母親是把婚姻失敗怪罪到陽子身上,又或者母親根本是隨機挑取兩人之一,作為發洩與寵溺的對象。
不著邊際的理由與專制,令陽子無法反抗。
相對於陽子的絕對弱勢,小飾的舉動令人玩味。而當小飾對著陽子說:「我才不要像妳一樣被母親打呢!」妹妹的惡意作弄、甚至向母親告密,都有了解答。這是自我保護,因為她對母親的特意寵溺也不知原由,只能藉著姐姐的絕對弱勢,來保有自己的優勢地位。
這篇故事和《瀕死之》有相似之處。〈小飾與陽子〉鮮明的對比安排,更能突顯人性那因想要被人喜歡,而對別人做出殘酷的事的惡意是多麼令人恐懼。
無論是母親、小飾、陽子,這三人都想為生命找個繼續下去的理由,或說,陽子是比誰都幸運的吧,因為她終究是為自己而活。
大部分的人都將乙一分作兩款調子,與白,但我始終認為乙一所寫的小說,都揉合了這兩種色調,從《GOTH》、《被遺忘的故事》,或者是這本《ZOO》都有著「從暗中透進一絲不穩定的光芒」意象,與白只是比例的多寡。
電影版的宣傳語是「生存下來的五種選擇」,想要「活下來」的意念,便是這部筆調偏的《ZOO》裡射入的幽幽微光。
(下集?等書出來再寫囉!)
*原文刊於2008.07.25 May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