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一月的恢宏氣勢,二月的產量真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了,雖然在名義上出版了14種(不是個位數還真是意料之外),卻有近一半因受蔓延全國近2/3地區的雪災影響而延遲到三月方予面市(世紀文景剛印好的千冊《池袋西口公園2》就曾因大雪壓塌書庫而無法按照計畫時間出庫~~爆~)。
◆好像終於緩過氣來的溺水者,伴隨著災後重建工作的穩步進行,推理出版又漸顯厚積薄發之勢。三月出版書目如下:
【小說】《三重謀殺》[美]查理斯・海恩斯/譯林雜誌社
【小說】《純屬杜撰——杜撰推理小說選》[中國]杜撰/內蒙古人民(推理書系第二輯)
【小說】《無人生還》[英]愛葛莎・克利斯蒂/人民文學
【小說】《漫長的告別》[美]雷蒙・錢勒/新星
【小說】《長眠不醒》[美]雷蒙・錢勒/新星
【小說】《高窗》[美]雷蒙・錢勒/新星
【小說】《湖底女人》[美]雷蒙・錢勒/新星
【小說】《偵探伽利略》[日]東野圭吾/海南
【小說】《植物人觸手・女岩神詛咒》[中國]最後陣地/廣西人民(神秘偵探社系列之一)
【小說】《不完整等式・夜半敲門聲》[中國]最後陣地/廣西人民(神秘偵探社系列之二)
【小說】《偵探學教師・死亡動漫祭》[中國]最後陣地/廣西人民(神秘偵探社系列之三)
【小說】《罪罰十字架・夢殺穀冤魂》[中國]最後陣地/廣西人民(神秘偵探社系列之四)
【小說】《新瞭鎮蠍魔・替身海盜船》[中國]最後陣地/廣西人民(神秘偵探社系列之五)
【小說】《鄰門鬼影》(上、下)[加拿大]彼得・羅賓遜/北方婦女兒童
【小說】《日本沉沒?》[日]小松左京&穀甲州/青島
【小說】《A級毒品》[英]羅伯特・馬奇莫爾/群眾(「小天使」特工四人組探案系列)
【小說】《初出茅廬》[英]羅伯特・馬奇莫爾/群眾(「小天使」特工四人組探案系列)
【小說】《絕對安全》[英]羅伯特・馬奇莫爾/群眾(「小天使」特工四人組探案系列)
【小說】《神聖瘋狂》[英]羅伯特・馬奇莫爾/群眾(「小天使」特工四人組探案系列)
【小說】《兇殺案》[英]羅伯特・馬奇莫爾/群眾(「小天使」特工四人組探案系列)
加上二月延遲面市的幾部作品(如宮部美幸《勇者物語?、?》、沈星《時光停止的夏天》等),整個三月共有近30種推理懸疑類圖書與讀者見面。本月,沉寂多時的新星出版社,終於被讀者愛上了一回,該社的錢勒作品系列(暫定八種)早在去年就傳出喜訊了,卻和島田莊司作品系列一樣(大神的書目前仍如石沉大海、音信杳杳),出版日期一拖再拖,真可謂是「漫長的等待」啊。尤其是名作《漫長的告別》的出版令人著實雀躍,畢竟這是該作的中譯本首次與大陸讀者親密接觸,而且封面設計頗見用心,贏得了推理迷中勢力龐大的「封面黨」之一致好評。
◆從產量上來看,大陸第一季的出版情況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從品質上予以觀察,與臺灣同行的差距還是明顯的,除了吉林出版集團、新星出版社等個別商家在出版宣傳、讀者互動等方面表現尚佳外,大多數商家出版推理類作品的行為都顯得比較盲目和幼稚,主要表現為出版前調研少、出版時問題多、出版後宣傳弱。比如群眾出版社一月出版了26部推理小説,但要麽「炒冷飯」(《四簽名》、《一枚紅色的拇指紋》、《失竊的信》、《劇毒》等作都是一版再版的書),要麽「名氣小」(杰瑞・科顿、斯蒂芬・莱勒等作家的名號對於絕大多數讀者都很陌生),要麽「犯禁忌」(難得的日系推理名作《櫻的圈套》、《紅樓夢殺人事件》卻發生了封底介紹嚴重洩底事件),讓讀者不知是該喜還是憂。另外,偏重歐美當代推理作品的出版,冷落古典推理和日系推理,也是當前大陸推理出版業界的一大遺憾。
二、事件聚焦◆大陸推理第一個專業大獎設立。3月27日,決定致力於中國本土推理作家培育事業的新星出版社,設立了午夜俱樂部推理大獎,並同時公佈了首屆大獎徵文啟事。據筆者所知,該獎應是大陸推理界的第一個專業大獎。此前比較知名的類似大獎主要有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獎和新浪原創文學大獎賽,各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其中已故推理作家羅修曾獲頒前者的特別紀念獎,去年在臺灣出版作品《不可能犯罪》的大陸作家普璞則是因摘得後者的推理文學獎而一舉成名的。可惜的是,這兩個大獎卻不是專屬推理作家的,一來它們的獎項設置和作品要求不盡合理(獎項眾多不說,且都將「公安反腐」題材的作品包含在內),二來它們的評審人員構成都沒有專業推理人士(如蔡駿、周東等評委,已經算是最接近「推理」的了)。而今次的午夜俱樂部推理大獎則與上述兩獎不同,只設了「長篇推理小說」(大獎獎金人民幣10000元)和「短篇推理小說」(大獎獎金人民幣5000元)兩個獎項(視情形可能會設推理評論方面的獎項),在徵文要求上也突出了「推理內核」的重要性。此外,該大獎還將邀請6位元推理專業人士參與作品評審。據瞭解,該大獎不限區域,只須用中文寫作即可,因此臺灣的各位朋友們也不妨參加看看哦。(徵文啟事詳情請點這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860405/)
◆作家杜撰的推理短篇名作結集出版。

杜撰,現爲大陸《推理》雜誌的編輯,1984年9月22日出生,本名杜毅,為晉代名將杜預之後。四川雅安人。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2005年在《圈套》雜誌上發表向福爾摩斯致敬的短篇處女作〈吸血鬼的殺人〉。同年開始為浙江教育電視臺《大偵探西門》欄目撰寫推理劇本。2006年5月在《推理》雜誌上發表第五揚系列短篇名作〈閣樓奇談〉而正式出道。8月在同一雜誌上刊載的杜撰系列短篇首作〈畫鬼〉,因極富創意的詭計和接近映畫式的語言而一舉成名。2007年7月,以第五揚系列短篇〈三把鑰匙〉入圍第四屆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獎。迄今為止,發表短篇推理小說30餘部(另有一部長篇作正在構思撰寫中),基本保持了每月出一到兩部的速率,這在大陸的推理作家當中是比較驚人的。杜撰筆下主要有第五揚、杜撰和羅維三大系列,尤以「安樂椅偵探」杜撰系列最為知名。他是大陸推理圈子裏專注於「不可能犯罪」推理短篇創作的第一人,與已故作家羅修齊名。其重要作品尚有〈作家不見了〉、〈摩天輪裡的秘密〉、〈怨靈〉、〈致命的邂逅〉、〈美人鱼之戀〉(分別為向法月綸太郎、克雷頓・勞森、京極夏彥、折原一、林斯諺類似作品致敬之作)等。日前出版的《純屬杜撰——杜撰探案集》收錄了他的八個短篇,都是杜撰系列比較有名的篇章,主題各異、詭計皆不脫「不可能犯罪」的要旨。(詳細介紹請點這裏:
http://www.douban.com/review/1335528/)
三、新番觀察◆
《鄰門鬼影》(Close to Home),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作者彼得・羅賓遜(Peter Robinson),是加拿大的一位犯罪小說家,出生、成長在英國約克郡,現定居加拿大多倫多。他著有班克斯探案系列小說十餘部,最新作為2007年出版的《魔鬼之友》(Friend of the Devil)。曾多次獲得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文學大獎,其中《乾涸的季節》、《陰冷的墳塋》和《餘孽未了》三部作品曾出過中文簡體譯本(其作似乎尚無繁體譯本)。本作發表於2003年,是「神探檢察官阿蘭・班克斯」系列第十三作,屬於驚悚推理風格,故事梗概如下:大雨后一片荒涼的田地里,挖土機司機挖出了一架駭人的白骨——那是幾十年前一個失蹤少年的遺體!三十五年以前,他的失蹤造成了一個群體的毀滅……這個長期隱藏的驚悚案件被發現,使一個備受回憶折磨的偵探驚恐萬分,把他拖回到無論自己多拼命也無法忘記的過去之中——1965年這名偵探的童年舊友馬歇爾神秘失蹤,小馬歇爾的失蹤和他有什麼關連呢。
◆
《日本沉沒?》(日本沉沒 第二部),青島出版社我想推理讀者對於這個書名應該不會陌生吧,該系列的第一部《日本沉沒》曾於1974年獲第2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臺灣早在1973年就由林白出版社引進出了繁體譯本)。2006年7月,該書續集《日本沉沒?》的出版,正值原作再度電影化的公映熱潮,因此大賣了一回。《日本沉沒?》由小松左京與穀甲州合著(因小松先生年事已高,實際執筆者是穀甲州),內容緊接首作,敍述日本沉沒之後,淪為「難民」的日本人分散居住在南美亞馬遜流域、歐洲各地和澳大利亞等地,但是他們仍然擁有一個奇妙的國度、持有日本國籍的國民,以及以中田為首的日本政府,並且行使著獨立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之後的二十五年,「彷徨的日本人」開始在世界各地開墾農田、建設定居點、開發資源、興辦企業、恢復日本膳食風味。但他們的行為激起了當地居民的反感,造成了環境惡化,南美亞馬遜流域的開發已經遭到凍結。面對這種形勢,以中田首相為首的日本年輕幕僚們,決定在海外艦船出沒的「日本海」上,實施一項號稱「D計畫」的巨大工程……據悉,本作第三部尚在構思,按照之前钜細靡遺的世界設定,是否能趕在小松老師的有生之年予以出版,還真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