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國偉 最近日本最重要的影視話題之一,不外乎就是由福山雅治和柴崎幸共演,改編自東野圭吾湯川系列的富士月九日劇《伽利略》了。這不僅是東野圭吾得到直木賞後,連續第二年的日劇改編,更重要的是,它所播出的時段,是富士電視台最具指標意義的「月九」
註1 。這不僅僅是自2002年春季檔《從天而降億萬顆星》以來,以推理為號召的題材再度站上此一時段;更是筆者印象所及,第一次以推理小說原作改編登上月九的推理劇。
當然,既然是改編成電視劇,馬上就會面臨「選角」的問題,如果原作的形象十分鮮明,那麼只要選的演員不適當,那馬上就會引發爭議;然而小說原本與影像就是極為不同的媒介,在小說中主角的形象設定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可胖可瘦,較不用顧慮到「視覺效果」。所以溝正史筆下的金田一耕助邋遢不修邊幅,島田莊司筆下的牛越刑警也很難美形得起來,更不用說西村京太郎筆下的十津川則是個大胖子。但電視上演出的偵探,在一般的趨勢劇時段出現的,不外是傑尼斯各類型帥哥或一線美女明星的天下,在兩小時劇場的,則是一大票性格男星擔綱,基本上也要滿足不同年齡層收視觀眾的審美接受標準(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美男子吉敷竹史最後竟然找後來在《死亡筆記本》中演夜神總一郎的
鹿賀丈史來演,一整個人間失格)。
而這次的《伽利略》,最後選擇了福山雅治演出,並且將目前仍在連載的新系列中才會出現的熱血刑警內海美眉,在日劇中提前「誕生」,則是相當意外的安排。畢竟東野圭吾自己曾說過,他當初是以
佐野史郎的形象,來創造湯川學這個角色的,佐野史郎是個相當具有實力的好演員,在某種意義上,他是觀察90年代日劇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但是把他的臉套在湯川學的白袍上,說什麼我都不願意再想像下去。
或許是因為月九的王道就是愛情,就算推理劇也不能例外。1999年秋季檔野澤尚以愛情推理的概念為月九量身打造《冰的世界》,不管最後的結局如何,竹野內豐跟松嶋菜菜子談戀愛就是蕩氣迴腸,現在再難重現這樣的良辰美景。2001年木村拓哉領銜的《HERO》,雖然當時他才新婚,企畫跟編劇仍是要安排他跟松隆子這對已經有默契的銀幕情侶一步步走進愛情。2002年連愛情教祖北川吏子也來參一腳,但最後《從天而降的億萬顆星》在推理上很失敗,在愛情上也是人間大悲劇。
所以從月九的歷史來看,內海美眉會一路從最新的故事提早到《伽利略》出場,也就不難理解。畢竟,男人間的感情——這裡當然指的是湯川跟草薙的友情啦(茶),是不太應該出現在每個星期的第一個工作天的,這樣週二OL們沒什麼話題可以在辦公室聊
註2 ,所以當然得安排日本藝能界目前最有殺氣(不,是最有氣勢)的年輕女星柴崎幸來擔任這一任跟福山雅治鬥嘴的女主角
註3 。如果維持原來的設定,由佐野史郎跟現在演草薙的
北村一輝搭檔的話,那這樣《伽利略》可能最後會變成《妖怪大作戰》
註4 ,很可能也是災難一場(笑)。
其實對我來說,讓近年來我覺得有點油的福山雅治來詮釋東野圭吾筆下的主角,也是蠻不能適應的。因為我老是覺得,東野的男主角(尤其是二十五到四十歲這個階段的)總是透露出一種斯文、蒼白、潔癖、又帶著節制(或壓抑)的氣質,跟東野圭吾本人給我的印象有點接近。所以當《綁架遊戲》的電影《g@me》找來藤木直人當男主角時,我不禁拍手叫好,因為他剛好符合了我想像中那種菁英式的蒼白感,就像野島伸司找他來演新版的《高校教師》時,對他的描述,說他的眼睛中隱藏著一種水仙花式的自憐氣質,但又帶著強烈的孤獨感,而我覺得這正是東野筆下男主角常常透露出的一種氛圍。而之後藤木直人又繼續演出《宿命》的電視電影,更完整了這樣的一種形象,讓我覺得東野的男主角實在非他莫屬。
不過基本上,綜觀東野圭吾被改編成影像的作品,其實在選角方面都算是蠻成功的,而且其實往往都能製造出一些驚喜和期待感,除了《g@me》和《宿命》的藤木直人、《湖邊凶殺案》的役所廣司、《秘密》的小林和廣末涼子外;當然也包括了《白夜行》的山田孝之和凌遙,小說中那樣的闇感,以他們的年齡來說,已經做出了相當成功的詮釋。而這其中,最讓人驚豔的,就是演出《世界奇妙物語》1999年的特集改編自短篇集《毒笑小說》中〈程序警察〉的名歌手玉置浩二。
《毒笑小說》其實跟《名偵探的守則》或《超‧殺人事件》有些相似,都是屬於諷刺並帶有解構意味的小說。故事以一個男子殺了自己妻子,欲向警方自首時,卻因為警察局開始企業經營化,所以許多事項都必須按照流程進行,因此一直困在重重的科層中無法順利的自首。在這個具有色喜劇調子的故事中,玉置浩二飾演向警方投案的男子,發揮其冷面笑匠的功力,將其中的荒謬感詮釋得相當精采,而讓人對他所遭遇的無奈與憤怒捧腹大笑,可以說相當成功。
當然,很多時候,改編的方向與方式,常常會影響我們對於選角的判斷。如果改編仍延續著小說原作的基本精神,或甚至只是照本宣科,那麼戲劇就必須選擇一個在形象跟氣質上都跟原作角色沒有什麼差別的演員;但是若是一個突破性的改編,那麼可能選擇就較多。在東野圭吾小說的改編中,《g@me》跟《宿命》老實說在基本精神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藤木直人是恰如其分地扮演了東野小說的代言人。
(以下這段因涉及《白夜行》謎底,請自行斟酌後再以滑鼠反白閱讀)
但像《白夜行》,原作中的兩位主角,其實有著相當強烈的暗面,甚至還帶著強烈的惡意,由於東野圭吾從頭到尾都沒有交代他們之間為何會有這種守護關係,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贖罪,連結他們之間?在小說中最後都是個謎。所以當東野圭吾塑造他們可以無情地連續犯罪,視公理與正義都無物時,其實讓他們脫離了人味,而逐漸地被神話化了,成為惡魔或撒旦。但是日劇的改編還給他們人性,讓我們在他們臉上看到某些過去時刻驚慌的臉,看到他們的意圖、動機,也明白過往的遭遇會如何形塑人類的行為模式,如何讓人異化為自己也難以接受的面貌。也因此,山田孝之的蒼白、虛無,而綾遙的任性、不認輸,成為日劇改編版本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的人性本質,既紮實又真實,成為另一種成功的詮釋。而像《伽利略》這般已經將原作中尚未出現的助手角色,加入到劇情中,也必然會改變人物之間的關係,甚至是主角湯川學的性格。原本是和草薙所形成的知識菁英與組織警察之間不論是階級或是身分性格的差異,會因為性別的改變而扭轉他們之間的互動。也因此,會選擇跟女性之間較能產生化學效應的福山雅治,而非曾演出讓女性恐懼角色的佐野史郎,這也是讓人能夠理解的。
雖然對於《伽利略》的選角,尚存有兩極化的意見,不過它仍是打響了第一砲,有了超過24%的亮麗收視數字,並成為本季日劇最佳的首集收視率。由於在改編的策略上,它逐漸傾向《古畑任三郎》系列,也就是一話完結,每話都有名演員特別客串的方式。像第一集就找來了唐澤壽明,之後還會有SMAP的香取慎吾以及廣末涼子,這樣的安排,也可以讓我們來看看,每個故事的關係人,甚至是犯人詮釋得到底好不好,或許除了注意偵探跟助手以外,也可以從這些層面,尋找到另一種難得的樂趣。■
註1:週一晚上九到十點的時段,這一直以來是富士電視台戲劇的黃金時段,台灣觀眾所熟悉的日劇經典包括《東京愛情故事》、《101次求婚》、《愛情白皮書》、《長假》、《HERO》都是在這個時段。
▲
註2:當初月九以愛情為主題,切合時下的脈動,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希望能夠成為觀眾的話題,尤其是收視主力的20代OL,當她們在週一上班時,已經將週末假日的話題都聊完後,周一晚間的愛情劇,可以讓她們在週二時能繼續有話題可聊。
▲
註3:福山雅治暌違四年沒有演戲,上一次是和松嶋菜菜子搭檔主演《美女或野獸》,兩人在裡面因為被設定是前男女朋友,但後來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因此少不了有鬥氣或鬥嘴的演出。
▲
註4:因為兩個人都成功地詮釋過極為妖異的角色,而成為他們的重要形象之一。台灣觀眾可能較有接觸的是北村一輝的《鬼鄰人》跟佐野史郎在《圈套2》裡面的客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