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文章因為是經過節錄的摘文,
強烈建議您入手全書,暢讀作家本心方為上策!天狗(此為精華節錄,非完整版內文) 1 事情發生在兩個月前。
是枝美智榮第四次邀美彌子去高尾山,說是計畫在初秋攀登劒岳,想先爬高尾山暖身。
「我婉拒了。」
因為美彌子那天恰巧有古琴的合奏會。
美由紀覺得她好忙碌,而且連拒絕的理由都好優雅。
「她很久沒邀我了,所以我覺得挺遺憾。小汪說,這次她會一個人去……以前有一次遇到我要參加露天茶會,小汪也沒取消行程,獨自去爬高尾山。對我來說,那只是和朋友出遊,但小汪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談天,而是登山……會獨自去也是合情合理。」
「請問,那裡……不是一個人去會有危險的地方吧?」
「一點都不危險。」美彌子回答。「當然,如果偏離路線,或是做出魯莽的行為,或許會有危險,但這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一樣。只要不刻意涉險,高尾山應該非常安全。除非服裝極端輕便,否則許多景點沒有登山裝備也能暢行無阻。我總是穿得像登山客,但小汪都是全副武裝的專業登山行頭。如果她是一個人去,必定會準備得更萬全。」
然而,是枝美智榮沒回來。
她失蹤了。
「失蹤……是遇難了嗎?」
「不知道。」美彌子說。「她應該當天就會回來,卻不見人影,所以家人立刻報警。」
警方調查之後發現,是枝美智榮確實曾搭乘纜車抵達高尾山站。
據說目擊者不少,其中包括她過去多次在山上遇到而相熟的人。雙方甚至打了招呼,應該錯不了。
此外,是枝美智榮在纜車出口附近的茶店借用洗手間。店裡的人作證,雖然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但以前看過她很多次。
那天是枝美智榮去了高尾山,毋庸置疑。
綜合種種證詞,她似乎從下纜車的地方——好像叫霞台——往琵琶瀑布前進。
但她沒去瀑布,只是路過。
接下來的行蹤就不清楚了。
經過通往瀑布之處,繞半山腰一圈,這樣的路線並不特別。若是走這條路線,約三十至四十分鐘就能回到原地。
由於沒什麼高低差,走起來十分輕鬆,途中還會經過南陵和北陵的兩片森林,可清楚看出美彌子所說的植被差異,是植物愛好者眼中的絕佳路線。
「沒有其他人走這條路線嗎?」
「好像有,但對方似乎不太清楚她的行蹤。在山上,即使是陌生人,若擦身而過,有時也會互相打招呼,所以比較容易留下印象,但經過通往瀑布的分歧點以後,就沒人目擊到小汪。」
「咦?難道……」
「那裡……有瀑布嘛。」美彌子說。「警方也想到這一點,就是意外或自殺的可能性。」
「唔,瀑布很危險吧?」
「是啊。可是,警方已排除。」
「排除?」
「小汪應該沒去瀑布。雖然無法斷定,但就算去了,那裡也不是會發生意外的地方。畢竟不是華嚴瀑布那種瀑布。」
「瀑潭不深嗎?」
「確切地說,那裡是修行場地,沒辦法靠近瀑布。而且,那天琵琶瀑布有人在修行。」
現在還有僧人會在瀑布沖打下修行嗎?對美由紀來說,那種場景只存在於民間傳說或故事中。
「山上有另一座瀑布,但是同一類型的瀑布,又比較遠……不過,問題不在於距離,而是如果她選擇繞半山腰一圈的路線,會經過路線上的最後一處『淨心門』。要是沒經過那裡,就是偏離路線,或是折返了。」
「那是寺院的門嗎?」
「好像是。有認識她的登山客一直留在那座門附近。對方比小汪早十分鐘出發,走到一半身體不太舒服,就留在淨心門那裡休息。」
那個認識是枝美智榮的人,似乎和她搭乘同一班纜車上山。
兩人的出發時間相差十分鐘,是因為是枝美智榮去茶店借用洗手間。
「如果從那家茶店往琵琶瀑布前進,但不去瀑布,走繞半山腰的路線,通常連三十分鐘都不用——大概二十分鐘吧,就能抵達淨心門。但那個人在淨心門休息了三十分鐘以上,再慢吞吞地繼續走,所以花了超過一小時,才走完一般只需三、四十分鐘的路線。可是,那個人說小汪並未追過她。」
「喔……是折返了嗎?」
不是嗎?
「不是。但不管怎樣,都得繞半山腰一圈,對吧?那麼,就算繼續前進,最後也會回到原點吧?既然如此,不管是折返或前進都一樣嗎?……茶店的人怎麼說?」
「沒看到她回來。」
「會不會是漏看?」
「茶店的人不會盯著每一個登山客和香客,即使漏掉也沒辦法。可是,沒有半個人看到小汪搭纜車下山。當然,就算不搭纜車,還是能下山,不過應該會回到霞台才對。」
「意思是,她沒下山?那麼,是偏離路線……進入深山?」
「是啊。不然就是避人耳目,偷偷下山了。」
「偷偷下山?」
「這並非辦不到的事。」美彌子說。「假裝前往瀑布,躲在樹叢等地方換衣服,就不會有人發現。她應該揹了背包上山,當然可以帶更換的衣物上去。可是……」
這樣做有意義嗎?
「如果是這種情況,是枝小姐便是出於自身的意志躲藏起來——離家出走,對吧?」美由紀說。
「是啊。如果她是刻意偏離路線,進入深山,狀況又有些不同。」
是真的迷路了嗎?
或者——
「會是……自殺嗎?」
「我覺得不可能。」美彌子說。「不,我也不完全了解是枝小姐的一切,要是問我有何確證,我拿不出來,但不管怎麼想……」
我都想不到任何她會尋短的理由——美彌子說。
「而且,她本來約我一起去高尾山。如果她打算自殺,會約別人一起去嗎?」
「應該……不會吧。」
「若是要我做見證,或陪她上路,就另當別論,但她約我的態度沒有那種迫切感。所以,真有什麼內情,應該……是發生在我婉拒之後。她打電話約我,不過是她失蹤兩天前的事。」
她聽起來很有精神——不知為何,美彌子有點生氣地說。
「聽起來十分期待入秋的登山計畫。她預定和心儀的男士一起登山。」
「心儀?」
瞬間,美由紀沒聽懂這個詞。
片刻之後,她才想到是指喜歡的人。
「會不會是……和那個人之間發生什麼事?像是……」
「應該沒有。因為她是單相思。別提交往了,她甚至沒告白,只是暗暗仰慕對方。」
「不過……還是有可能發生傷了她的心的事……吧?」
美由紀對戀愛完全外行。
「是的。我也這麼懷疑,明察暗訪了一下,但沒有那位男士另有心上人之類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她和對方根本沒有聯絡。」
「那麼,會不會是有人告訴她某些謊言……」
「不太可能……如果失戀,她應該會第一個聯繫我。然後,她一定會說:好像又泡湯了!愛情女神拋棄了我!我要去吃甜點吃到飽,妳能陪我嗎……?」
原來是枝小姐是這樣的人。
「她就是這樣的人。」美彌子說。
說得俗氣一點,就是容易動情、容易被甩,卻很快就會振作起來,是活力十足的人嗎?
「這種人會尋短嗎?」
這是個困難的問題。
「人是複雜難懂的生物,或許她懷有某些我不可能明白的心事……但我還是無法想像。至少我的朋友是枝美智榮,是個表裡如一、天真浪漫的女孩。我實在不認為她會偷偷躲起來,或突然尋死。」
那麼……就是意外事故了。
「警方……有沒有搜山呢?」
「好像有。」
警方請求當地青年團和消防團協助,進行了相當縝密的搜山行動。
不過,在失蹤第五天,才進行全面搜山。
雖然感覺應變速度相當慢,但似乎不是警方怠慢。
是枝美智榮的家人在她失蹤的隔天報案。
接下來,警方花了整整兩天四處詢問、搜索登山路線。第四天開始,稍微擴大範圍搜索,然後隔天對整座山進行搜索——搜山,應該是這樣的。
警方是依序擴大搜索範圍,並未拖延懈怠。動員搜山的人數不少,進行了大範圍、相當大規模的搜山行動。
持續搜索將近半個月,最後卻沒找到任何線索。
「其實一個星期過去,警方就幾乎放棄了。不管是遇難或遭逢意外,恐怕都不可能還活著,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可是,居然連屍體、甚至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找到。就算是自殺,也應該會留下遺體,所以故意失蹤的說法便浮上檯面。」
「是指偷偷下山嗎?」
「是啊。但考量到她的個性,我認為這和自殺一樣不可能。我……懷疑她是被綁架。」美彌子說。
「綁、綁架?呃,不是不可能,不過……」
美由紀單純地以為,只有孩童才會被綁架。
但也不一定就是這樣。
「家人有接到歹徒的聯絡嗎?」
「如果是綁架勒贖,家人應該會接到聯絡,但有時候目的不是勒贖,或許是為了性。那樣的話,就可能是綁架監禁,或是施加暴行。」
原來還有這種犯罪嗎?
想必有吧。
「事實上……」
說到這裡,美彌子壓低聲音:
「當地人都說是遇上神隱了。」
「神隱?」
「也不是神隱,應該說是天狗擄人嗎?」
「什麼擄人?」
「天狗擄人。當地人相信高尾山上住著天狗。」
「天狗?妳說的天狗,是指那個天狗嗎?故事裡出現的臉紅紅、鼻子長長、生著翅膀、腳踩單齒木屐、手拿團扇的天狗?咦,那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嗎?」
「才沒那種生物呢。」美彌子似笑非笑地說。
美由紀也覺得沒有。
「但坊間流傳出這樣的流言蜚語,不就代表被人抓走是最有可能的情況嗎?就算沒有天狗,會拐騙人的壞傢伙也是真實存在的。」美彌子說。
意思是,是枝美智榮遇上犯罪行為嗎?
「妳看這個。」
美彌子從小皮包裡取出一張照片,放到桌上。
美由紀的水果甜品還剩下一半。雖然好吃,但她吃不慣。而且,一想到必須吃得斯文優雅,手就慢了下來。加上她專心聽美彌子說話,更是完全忘了吃。
那是一張奇妙的照片。
不是風景照,也不是人物照。一塊布上,擺著各式各樣的物品。
有像破布的東西、手帕,錢包裡的是存摺嗎?
還有,帽子、像包包的東西、鞋子。
是……登山裝備嗎?
美由紀提出自己的猜測,得到肯定的回答。
「這是上星期,在群馬縣過世的女子身上的物品。」
「上星期……?群馬?」
「對,是在十月七日發現的。實際上過世的時間更早。地點是在群馬縣的迦葉山。疑似是自殺,有遺書。應該是跳崖自殺。」
「這些物品怎麼了嗎?為什麼美彌子小姐會有這種照片?」
「這頂登山帽是我的。」
「咦?」
美由紀拿起照片,細細端詳。
不是什麼款式特殊的帽子。
「內側繡有我的名字,是家父送我的禮物。家父喜歡把每一樣東西都標上名字。他覺得我會開心嗎?我只覺得困擾。」
「呃,那個……」
美由紀不明白有什麼關聯。
「美彌子小姐和過世的女子……」
「我不認識她。」
「這是什麼情況?」
「照片上全是是枝小姐身上的物品。那頂帽子,是以前我們一起去高尾山的時候交換的。她說顏色和形狀都很可愛,非常喜歡……因為這樣,害我遭到警方懷疑。」
「這……」
「絕對出了什麼事。」千金小姐一語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