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文章因為是經過節錄的摘文,
強烈建議您入手全書,暢讀作家本心方為上策! 諜報員培訓學校第一期生——
亦即「D機關」第一代的考生,打從他們接受選拔考試的時候起,佐久間便見證了一切。
那真是一場希奇古怪的考試。
舉例來說,有人被問及從他走進這棟建築一直到考場,總共走了幾步,走過幾個階梯。
也有人被要求打開世界地圖,從中找出塞班島的位置,不過塞班島已在事前由考官巧妙地從地圖上移除。如果考生明白指出這點,接下來則是被問,在地圖和桌子中間放了什麼樣的東西。
還有一種測驗方式是先讓人唸幾段沒有任何意義的句子,過了一段時間後,要人倒背出那些句子。
看在佐久間眼中,他只覺得這些測驗真是「荒唐」,因為他不認為有人受得了這種問題。
但吃驚的是,這些考生面對這些莫名其妙(就某些層面來講,還相當荒唐)的問題,竟然還有不少人可以若無其事地回答出來。
正確回答出從走進這棟建築到考場間的步數和階梯數的人,甚至考官也沒問,便自己指出途中走廊的窗戶數目、是開還是關、有無裂痕。
被問到地圖和桌面中間放置何種物品的人,非但正確答出墨水瓶、書、茶碗、兩支筆、火柴、菸灰缸……等十種物品,甚至從書背上所寫的書名,乃至於抽一半的香菸是什麼牌子,也準確地說了出來。
至於那名被要求將那些沒意義的句子倒背出的考生,則是一字不漏地唸出所有內容。
佐久間也是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稱得上所謂的「精英」,對觀察力和記憶力都有相當的自信;但他也只能以「異常」來形容這些人的能力。
——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們之前都藏身在何處?
佐久間的疑問馬上被一道高牆反彈回來。
考生的經歷,甚至是姓名、年齡,一切都是「最高機密」。
單憑服裝和態度來判斷,考生當中沒有任何人是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似乎都是東京或京都的帝大、早稻田、慶應等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個個看起來都像是生長環境優渥、沒吃過苦的青年。佐久間後來甚至聽說考生當中不乏有帝大教授、上將、高官的兒子,以及有留學經驗的人。
不知結城中校憑著什麼標準,從這些考生中挑出了十幾名人選。
這些被選中的人全部一起生活,並接受間諜培訓。
不過他們聚集的這處場所,實在很難稱得上是什麼多了不起的設施。它座落在九段坂下的愛國婦人會總部後方,是一棟老舊的雙層建築。這棟建築會讓人聯想到鄉下小學分校,牆上的油漆泰半斑駁脫落,古意盎然的入口門柱上很不自然地懸吊著一小塊木牌,上頭寫著「大東亞文化協會」。
作為「未來間諜」的培訓處,這裡實在太過簡陋。
佐久間一開始造訪此處時,甚至還懷疑過,「就像間諜一樣,難道這棟建築本身也是一種偽裝?」但真相揭曉後才知道根本沒那麼複雜,就只是缺乏經費罷了。
陸軍內部似乎依舊對設立諜報員培訓所一事極為反彈,因而刪減原本的預算。這棟建築是接收昔日陸軍使用的老舊鴿舍,加以臨時改建而成。
後來陸續有人加入或退出,最後留下十二名學生。
——不,是十二名怪物。
這是這一年來,就近看著他們訓練的佐久間唯一的想法。
D機關的訓練內容非常多樣化。
舉例來說,有炸藥和無線電的使用方法、汽車和飛機的操縱法、學習多種方言和外語。並請來知名大學教授擔任講師,從國家體制論、宗教學、國際政治論,乃至於醫學、藥學、心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進行各種授課。而學生之間,也會針對孫子、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克勞塞維茨(Carl Phillip Gottlieb von Clausewitz)、霍布斯(Thomas Hobbes),以及佐久間連聽都沒聽過的思想家和戰術家,展開艱深的討論,另一方面,也會從監獄帶來專業的小偷和開保險箱的慣犯,指導學生這方面的技巧。除了傳授靠一根鐵絲開鎖的方法外,也教導魔術師掉包撲克牌的手法、舞技、撞球技術,並找來歌舞伎的女形指導變裝術,以及請專業的小白臉示範如何對女人使用花言巧語。
所有學生都被要求穿著衣服在冷水中游泳,之後徹夜未眠地前往他處,而且被要求自然地將前日默背的複雜暗號使用得猶如平日所用的語言。
D機關還訓練他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光憑指尖的感覺來分解短波收音機,再將它組裝回可以使用的狀態。還要求他們要用一根竹片不留痕跡地拆開信封、一眼便能看出鏡中左右顛倒的文字,並牢記腦中。
命令信不管再怎麼複雜,都得在看完後當場撕毀,而他們也受過如何復原撕毀的命令的訓練。
所有學生都能輕易地辦到這些耗費精神與考驗肉體能力極限的訓練。
不只如此。
在這些艱深的課程和超乎想像的嚴格訓練結束後,這群學生還經常晚上出外逛街。
D機關為學生準備的宿舍沒有門禁時間,晚上是否要出遊,是個人自由。
佐久間總是心有不甘地目送那些學生晚上三三兩兩結伴出遊。
——這和我畢業的陸軍士官學校簡直就天差地遠。
話雖如此,他可一點都不羨慕這些學生。
對佐久間而言,陸軍士官學校時代的同袍和他親如兄弟。他們一起忍受教官和學長的磨練,一人犯錯,同期的全體學生都甘願一起連帶受罰。接受完嚴格的訓練,返回宿舍後,大家掏心挖肺,無話不談。對一些說喪氣話的同袍,大家會一同出言勉勵,熱淚相對,而最後一定是相互立誓,要為保家衛國貢獻心力。
佐久間至今仍可馬上在腦中浮現幾名同袍的臉孔。為了他們,就算犧牲生命也願意,他是真的這麼想。就某個層面來說,他們比親兄弟還要親,他們是一起吃大鍋飯的同袍。
而這裡的學生則是……
三好、神永、小田切、甘利、波多野、實井,佐久間知道的這些名字全是假名。儘管大家也是一起吃大鍋飯,但卻以假名互相稱呼,一旦有人問起,便以D機關事先準備好的假經歷來回答。雖然一起接受嚴格的訓練,卻連同期受訓的同伴真名也不知道。
——他們怎麼受得了這種生活?
佐久間替他們感到悲哀,而且一點都不羡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