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文章因為是經過節錄的摘文,
強烈建議您入手全書,暢讀作家本心方為上策! 大家好,我叫做雨宮里深。我很晚才加入這場戶外派對,不經意聽見老師說的怪談,聽著聽著在意起一些事……
首先老師提到某間空屋有以筷子戳刺雙眼自殺的中學生幽靈出沒,這個故事其實是發生在我的故鄉。我記得很清楚,這個鬼故事在某些圈子很有名,在我大學時還流傳到變成都市傳說。
接著老師說到那件讓所有人接二連三陷入不幸的女性套裝,顏色跟款式聽起來都跟我現在穿著的這件上衣很像……不禁讓我心一驚。
最後是在人行道邊涼亭躲雨的鬼故事,由於我姓雨宮,我一邊覺得自己多心,卻又覺得莫名有諸多符合之處……
因此我才會自知失禮,也要來跟您出聲搭話。
您問我鬼故事啊……老實說,我聽到用筷子戳雙眼的故事時……有個回憶驟然湧上心頭。
您別擔心,我很樂意說出來。只不過那是我兒時的體驗,而且還有一半是夢境……您可以接受的話,我就來分享吧……
……那是我升上小學五年級時的事。我跟一名剛好在春假期間從關西轉學過來的男生被分到同一班,他姓音湖。
啊,老師這麼喜歡貓的人,果然會在意他的名字啊。他姓氏的寫法是音樂的「音」加上湖畔的「湖」。當時我也嚇了一跳 。
嗯——這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老師,您怎麼能問可以推算出女性年齡的問題呢?這點請您別再追問了。
升上五年級會碰到分班,班上當然會有不認識的人。但因為我從小一就在這間學校,至少還認得他們的臉。然而音湖同學才剛轉進來,沒有任何認識的人。他在男孩子裡算是白皙,個子矮小又文靜。或許是受到姓氏給人的印象影響,我們女生都說他就像隻小貓。可能是因為這樣,男生一開始就對他不感興趣。
大概是因為我跟音湖同學坐在隔壁,我不知不覺成了照顧他的人。可能是因為我底下沒有弟妹,不禁把他當成弟弟了吧。平常照顧到這個分上,一定會被旁邊的人嘲笑我暗戀對方。但我從來沒有被揶揄的記憶,班上的人一定都很清楚,我只是在照顧怕生的轉學生。
音湖同學話不多,真的是個很安靜的孩子。不過他給人的感覺也不陰沉。乖巧文靜就是在形容他這種在大人眼中不用操心的孩子。我這樣說,您能了解嗎?對於我的種種照料,他雖然顯得難為情,卻也乖乖地聽從我的指示。
大概是因為這樣,班上的男生不太喜歡他。起初說他可愛的女生,過不了多久也厭倦起來,不再理會他。
現在回想起來,音湖同學或許就是在等大家對自己這個轉學生失去興趣。因為在他習慣起這個班級——應該說在他自然而然成為這個班級的空氣、不會有人在意的時候,他開始了那項奇特的行為。這是在五月連假過後的事,其實還挺快的。
我一、二年級營養午餐的主食是麵包。升上三、四年級後,一週有一天是米食。到了五年級,每天都是米食。我還記得導師說過這項變動要感謝當地農家的熱情贊助,但我現在仍然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換菜單。當時我們小朋友對此抱持負面態度,只不過大家的反應也會因菜色而異。如果那天吃咖哩飯,大家當然還是會叫好。但最初大家都是罵聲連連。
然而只有音湖同學不一樣。
「這裡的營養午餐每天都吃飯啊。」
沉默寡言的他非常難得開開心心地主動跟我開口聊天,我感到很意外。但當時我沒有多想,以為他只是喜歡吃飯。可是他又常常沒把營養午餐吃完,讓我有點疑惑他到底在高興什麼。
某一天營養午餐分配完畢,我們跟導師一起開動時,他突然做出一件讓我大為震驚的事。
他把筷子插進裝著米飯的飯碗正中央。
是的,沒錯。就像是守靈時供奉在往生者身邊的腳尾飯那樣……音湖同學插上筷子以後,便合掌祈禱起來,我整個人都嚇壞了。
他是不是有親戚過世了?
我腦子雖然這麼想,但誰會拿學校的營養午餐當腳尾飯?我想到其他同學或許也很傻眼,猛然朝周圍一看,卻沒有任何人在意。同學的反應也令我驚訝。
當時我兩邊的爺爺奶奶——父方跟母方兩邊——都在鄉下活得好好的。有一次我去找他們玩,鄰居剛好有人辦喪事,爺爺奶奶毫不顧忌帶我過去拜訪。因此我見過腳尾飯。
說不定是班上沒有人參加過守靈或喪禮吧。就算參加過,可能也是禮儀公司主導的簡化版儀式,沒見過傳統的禮俗。
把筷子插在飯碗裡……
正因如此,同學們大概都不了解這個行為具有什麼意義。不對,我當時也不了解這個行為的意義。我記得在我又長大幾歲,外婆告訴我腳尾飯的作法時,我聽了也感到毛骨悚然。
要煮這一碗飯,米千萬不能洗。在古時候不能用釜,要用鍋子煮,而且不能在灶上煮,要在外升篝火煮。煮完以後要淨化使用的道具與場地,總之就是很不尋常。仔細想想這些步驟,根本就沒打算把飯煮好。
這是死人的食物……
重新體會到這層意義,我開始害怕起來。小學時的我單純把腳尾飯當成祭祀往生者的普通食物。在我發現那是活著的人不能吃的飯的那刻,我感到非常地驚悚。
只是小學時的我還不知道腳尾飯的作法,因此我也沒意識到那是死人的食物。我只是在鄉下的喪禮上見到在遺體旁供俸了插著筷子的飯碗,受到不少的衝擊。但我鐵定也在無意識之間,感知到將筷子插在飯上的這項行為隱含的不吉之兆。
當時是喪禮,真要說起來這麼做也是理所當然,但那畫面給我的印象還是很強烈。畢竟不只是在家用餐,就算是外食也絕不可能見到那種景象。
我想到了。我結婚前的工作地點附近有一家便宜又好吃的簡餐店,我常跟同事去消費——那家店有個常客是白人男性,總是邊吃飯左手邊拿著報紙閱讀。
這位先生在翻報紙的時候,會將筷子插在飯碗裡以便空出右手。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都傻眼了,過了半晌才跟同事面面相覷。
他怎麼不把筷子放在小菜碟或味噌湯碗上呢?起先我感到疑惑,但觀察他以後我發現這個人有點神經質,也就能領會了。他應該是不希望筷子碰到小菜或是沾上味噌湯的水蒸氣被弄髒吧。
您說得對。即使如此,小朋友以外的日本人絕對不會想到要將筷子插在飯碗裡。但因為他是外國人,才能毫不猶豫做出這舉動。他一定覺得將筷子插在飯裡不構成大礙。
老實說應該要有店裡的人或是隨便哪位客人告誡他這樣做不妥……但他看起來有點兇,說了又會害他出糗,因此沒人敢開口……
我離題了。
音湖同學讓我感到驚訝的點除了將筷子插進飯碗以外,他插的筷子還不是營養午餐用的木筷。對,我們不是用塑膠筷。我記得導師跟我們說明過那筷子是用桑木製成的——而我也還記得他那把不是營養午餐配的筷子,據說是他自製的竹筷。
他親自將竹材削成適當的長度與粗細,弄成一雙筷子的模樣。那是一雙粗糙的筷子,一眼就看得出來是自製的。把那種玩意插在等下就要開動的飯上,讓我覺得有點噁心。尤其那把筷子還是用竹子做的,更是嚇到了我……
啊,您果然懂。老師真不愧是民俗學系小說的作家。
您說得對。我外公外婆住的鄉村,也只有辦喪事會用上竹筷子。因此平常人們會避不使用,甚至還傳說要是不小心用到竹筷,眼睛會爛掉。
咦?有些地方過年會用竹筷嗎?我只知道外公外婆那邊的習俗,真沒想過有這種事。人家常說日本看似狹小實則廣闊,此言不假。
音湖同學每到營養午餐時間都會重複同相同行為,害我對他這種宛如儀式的舉動在意得要命。因此某天放學我就跟在踏上歸途的音湖同學後頭,等到遠離學校以後,豁出去跟他搭話。接著我跟他問起了那個奇特儀式的意義。
「……沒什麼特別的意思。」起初音湖同學跟我打馬虎眼。
「但你每天吃營養午餐時不是都會這麼做嗎?做得那麼認真,怎麼會沒特別的意思?」
他默默地點頭,但我很清楚他想盡快逃離現場。因為他的腳步實際上也急促起來。
「我不會告訴任何人,拜託你偷偷告訴我。」
即使如此,在我死命拜託下,他很明顯地猶豫起來。
能不說就別說,但雨宮很照顧我。既然她不會跟其他人多嘴,應該可以跟她坦白吧。
我猜當時音湖同學心裡是這麼想的吧。
「妳真的不會告訴別人?」
百般苦惱之後,他用還改不掉的關西腔回問我。
「這是我倆之間的祕密,我絕對不會毀約。」
我立刻對他發誓。我的右手差點就要伸出來跟他打勾勾了。之所以沒這麼做,是因為我見到了他的表情。
從現在開始,我要講起一件極為駭人的事。
音湖同學的臉上彷彿就這麼寫著,見到他那副表情,我瞬間懊悔不已,差點就要脫口而出。
還是算了,我不想聽了。
但我沒有說出口,大概是出於想看恐怖事物的心態吧。或者是我已無法抑制我的好奇心。也可能是班上只有我能知道他的祕密,給了我優越感。
無論如何,此時我的心臟正砰通砰通地高聲跳動,聲音大到我都擔心被他聽見,我甚至感覺得到自己滿臉通紅。
然而音湖同學三緘其口才肯告訴我的關鍵祕密,卻讓我不知該作何反應。他扭扭捏捏地說出了儀式的手續,整理一下再重新說明,就是以下的步驟。
一、一天一次用野生的竹子自製筷子,在吃飯時插進裝在碗裡的白飯。
二、接著在心中對「筷子大人」默念自己的願望。
三、「筷子大人」會通知我們願望是否會實現。要是沒接到通知,就必須放棄那個願望。
四、這個儀式要持續八十四天,不可有一天間斷。
五、但在這段期間不能被「筷子大人」找到。
六、配菜要是有魚,願望會更容易實現。
七、在第八十四天一定要用竹筷子吃飯。
八、必須遵守以上規則。
據說要是能完全遵守以上規則,任何願望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