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駐足在勒卡雷的書前,一手夾著《心理學》、一邊跟我相談甚歡的男生,當我準備介紹他冷硬派的作品好湊到折扣本數,他卻斷然地回絕,花在猶豫和回答「不用了」三個字的時間連一秒鐘都不到。看我傻楞著,還不忘補上一句:「拜託,每次介紹冷硬派,總愛話說從頭,一路從什麼馬羅再到漢密特什麼的,我難道非得都讀完那些書才能瞭解這本小說的樂趣嗎?」
我還來不及提醒他人名似乎有些混亂,心理學男孩決定多拿了一本土屋隆夫的書,就這樣付錢離去。但他斷然的回應,卻我想了一整天——難道冷硬派非得照著族譜發展讀起?有什麼什麼是它們共通的特徵,卻又讓它們明顯地不同?想閱讀日式冷硬,又該怎麼辦呢?
[File 01:三影 潤] 年齡:35歲
代步工具:日產月桂
事務所:東京都新宿區(早稻田大學徒步20分鐘)
無間道:N/A
性生活:N/A
喜愛本格推理元素的讀者,從仁木子《冰冷的街道》下手,絕對是個令你驚奇的選擇。四歲時罹患小兒麻痺,不得不在家接受教育的仁木子,筆下的私家偵探三影潤系列,帶有非常微妙的本格味道。三影潤在《冰冷的街道》初登場時,接受了豎岡淑女學校創辦人豎岡清太郎的委託,希望三影潤能保護他與第三任妻子所生之么女的安全。但在收到這封恐嚇信之前,豎岡家的次男冬樹才在夜歸時遭不明歹徒襲擊,更離奇的是,長男清嗣竟在睡夢中險些因為瓦斯中毒而死。但睡前清嗣才確定門窗全都鎖上了,誰又能在密閉的房間內開啟瓦斯開關,企圖置清嗣於死地呢?
這個自嘲「桃紅色腦細胞推理」更適合他的氣質,喜歡像貓一樣安靜地觀察別人的私探,初登場所要面對的,卻是被詛咒的家族、連續不斷的死者,以及十一年前的離奇血案。仁木子透過雖不諳拳腳功夫,為了保護孩子卻願意挺身奮力抵抗暴徒的三影潤,巧妙地包裝起兩段非常本格的核心詭計。喜愛本格推理卻遲遲無法進入冷硬世界的讀者,不妨試著請這位即便背負著妻兒死去的內疚感,卻仍溫柔優雅的私探,帶領你一同感受他對人生的期盼與熱忱。
[File 02:鮫島 崇] 年齡:36歲
代步工具:BMW
工作地:東京都新宿警局 犯罪防患課
無間道:以「新宿鮫」之名在道間很吃得開,卻因握有高層秘密而被外放
性生活:固定女友,獨立樂團「誰的甜心」主唱 青木 晶
同樣成功地融合冷硬派味道的跨類型書寫,怎麼樣也不能忽略大澤在昌的《新宿鮫》。在警察小說的架構下,大澤在昌以冷硬派慣有的筆法,跳脫程序辦案的緩慢步調,改由身為警界告密、背叛者的鮫島刑警,冷眼檢視警察職業疏離感的成因,以及警察與道間的唇齒關係。留著及肩長髮、披著警察權力的外皮,私底下卻像個私家偵探,獨自在新宿街頭,以拳頭與智慧面對威脅與挑戰,伸張公理與正義!
然而,鮫島的初登場卻非常奇特。這名宛若鯊魚般矯健快速地在綺麗卻危險的新宿梭巡,努力打擊犯罪的孤獨刑警,大澤在昌卻安排他在同志三溫暖和讀者做第一次親密接觸。不僅如此,鮫島在《新宿鮫》所遇見最大的生死危機,竟是來自放話要「教他嚐到男人好滋味」的死對頭,完全顛覆只有女性私探才會遭遇性侵害威脅的刻板印象。明快的敘事節奏搭配鮮活的配角,充滿狂飆速度感卻仍不忘巧妙伏筆的《新宿鮫》,喜歡感受真相揭發前那股瀰漫著不安和緊張情緒的讀者,翻開書本時請繫好安全帶。
[File 03:村野 美露] 年齡:32歲
代步工具:鮮紅色BMW 320i
事務所:東京都新宿區二丁目
無間道:有個靠著名的私家偵探父親,背後有國東會撐腰
性生活:N/A,丈夫自殺而亡
覺得以女性為主角的冷硬派只能複製男性角色原型的讀者,不妨試試桐野夏生獲得亂步獎的《濡濕面頰的雨》。由於好友耀子攜帶道借給男友成的周轉金——高達一億日圓的鉅款失蹤了,被懷疑共謀的美露,只好跟著成在道的監視下,四處尋找耀子的去向。表面光鮮亮麗,私底下卻負債累累,為了成功什麼都做得出來的耀子,真的捲款而逃了嗎?還是說,這是成與耀子自編自導的詭計?沒想到,愈是深入耀子的生活,美露愈是驚覺耀子與當時倒下的柏林圍牆、新納粹主義,甚至與戀物、戀屍癖好有著奇特的高度關連。原本單純的失蹤,會因此走向愈來愈不可測的暗深淵嗎?
不同於歐美的冷硬派,桐野夏生的女性私探無論在性或愛上,皆透露出一股危險暗,卻又在盡頭處顯盡無奈的氣息。利用仍未走出前夫自殺陰影的美露,桐野夏生一步步地讓原本決定放逐自己的女主角,透過偵察好友的失蹤,反而進一步省思自身的存在意義,以及對於愛情的看法。對於女性的心理轉折捕捉,桐野夏生的書寫彷彿具有一股強大的說服力與感染力般地,即便令人隨時感到驚心,彷彿再一步就會因此而毀滅,你還是會忍不住,彷彿被蠱惑般地,被吸引著繼續往下讀去。
[File 04:澤崎] 年齡:40歲
代步工具:日產青鳥
事務所:東京都新宿區 西新宿大廈街
無間道:前搭檔渡邊吃兩億日圓後跑了,澤崎現在身陷清和會與新宿錦織警部的雙面監視。
性生活:N/A
提起日本冷硬派,自然不能錯過42歲才交出處女作《暗夜的嘆息》的日式冷硬大師原寮。一名自稱為海部的男子,在秋末的上午突然造訪私家偵探澤崎的事務所,卻純粹只想探查自由記者佐伯直樹是否曾經造訪此地。甚至在臨走前,還留下裝滿二十萬的信封給澤崎?當直樹的妻子奈緒子也找上門時,深入調查的澤崎才驚訝地發現,這個包含政治、經濟甚至是演藝界的失蹤案,背後陰謀的觸角之廣,遠遠超乎他的想像!
作為一部「獻給錢勒的紀念長篇出道作」,原寮很清楚地讓熱愛冷硬派的讀者知道,他不只是一隻拷貝貓。《暗夜的嘆息》證明了他不僅完全熟稔冷硬派所需的特徵及元素,更懂得精巧地融合日本社會派特有的核心觀點,綻放屬於自己的魅力。迷人的氣氛與細緻的書寫,對冷硬派卻步的讀者,要想忽略澤崎叼著日本Peace香菸,以迷人的節奏述說著故事,絕非易事啊!
寫著寫著,我突然想,這些作者筆下的偵探,冷硬的調調或是角色的形塑,都像漢密特、錢勒,甚至是羅伯・派克還是卜洛克筆下著名的私探嗎?好像都不是。四名主角之間,不僅他們開的車不一樣,叼的煙不相同,除了年齡和城市外,甚至他們關注的議題與表現關懷的方式都大異其趣。真正讓他們帶有共同氣味,甚至直接被歸類為冷硬派的關鍵,不正是書裡那些因小事記掛在心,主動循著事件發生的脈絡,試圖把事件從根本解決,但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卻仍不忘帶著一顆柔軟的心,秉持著理念堅持下去嗎?
或許我應該追上心理學男孩,要他摒棄所謂的族譜年表,告訴他,鐵漢柔情也好,外冷內熱也罷,這些去英雄化、真實地宛若你我身邊某個人,其所散發出來那股堅執的浪漫,不正是我們屢屢在遇見挫折的時後,最希望看到的特質嗎?
如果是,那不正好是你開始看冷硬派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