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轉眼,沒想到這麼胡來的單元也到了第三回,而且編輯至今還存活在行銷的摧殘之下,看來還可以跟各位讀者暢快的多聊一些
說出來行銷會崩潰的秘密趣聞!
第一回的編輯誠實說,介紹的是「春&夏推理事件簿」,
初野晴老師將在10/15和10/16來到臺灣,歡迎大家來與傳聞中「人超好」的初野晴老師見面!「人超好」是什麼概念呢?初野晴老師竟然答應了台灣限定的社團提案企畫,只要你的點子受到老師青睞,就有可能出現在「春&夏推理事件簿」裡!這麼難能可貴的活動,還是台灣獨家限定,怎麼能不參加!
馬上去參加請點我:https://goo.gl/1S5Mpp
第二回掏心掏肺談超好看的票房毒藥「機龍警察」系列,編輯最近在校第二集,心情同樣澎湃激昂,雖然是這回要說的是《狂暴年代》,還是再次誠摯懇求各位買書。總之,如今來到第三回,趁著行銷還沒看到,編輯趕快來談談那些可以說的跟不可以說出來的《狂暴年代》吧。
《狂暴年代》是獨步英文書系「h+w」的第三部選書,前兩本是尼爾‧蓋曼的《觸發警告》及金‧紐曼的《德古拉元年》,兩本都是由主編操刀的超級心頭好選書,如今輪到愛著「機龍警察」的我了。
(對,一定要將機龍警察四個字塞進去,這就是置入性行銷。) 在爆《狂暴年代》編書趣聞前,還是要與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獨步最新的「H+W」英文書系──在這個書系裡,你可以看到的是不被類型侷限、同時又在類型小說領域上有其獨特地位的獨步編輯私心超有趣選書:首發《觸發警告》是英國鬼才作家蓋曼包羅萬象、無所不寫的全新短篇集;《德古拉元年》則是在英國也一度斷版過,結合「開膛手傑克」和「吸血鬼德古拉」的經典大亂鬥之作;《狂暴年代》相較起前輩稍嫌年輕,作家Lavie Tidhar在文壇以書寫平行時空的《OASAMA》一炮而紅,《狂暴年代》則是其後續創作,故事發生在最具爭議性的二戰時代。
一句話簡介《狂暴年代》就是:「二戰下,超能力者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三、四零年代的「改變」,讓少數人類產生不思議的力量,他們可以操控霧氣、冰雪、植物,或跳得很高、跑得很快的力量。你或許會想:「又是一個超能力者的故事。」但創作者的巧思和理念,讓超能力者的故事產生不同的火花。
這並不僅是「又一個超能力者的故事」
這些掌握了超能力者的國家--英國、美國、德國、蘇聯(以及之後的俄國),為了打贏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制衡他國的超能力者,分別採取不同的做法來打擊對手:美國的超能力者一如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超級英雄」形象,國家藉由媒體力宣傳並對其進行管控;德國超能力者則不被稱為「超級英雄」,而被視為哲學家尼采概念中的「超人類」,具亞利安血統、金髮碧眼的他們被希特勒收編並派到各地,投入戰事,一批人亦負責擄獲他國超能力者,納入研究,試圖「製造出更高等的人類」;英國超能力者,有如看不見的煙霧,沒有稱號,沒有制服,更沒有任何足以歸納他們的符號,僅是一群「被改變者」。政府將他們收編到特別機關,成為低調行事的「間諜」,監視各國超能力者,為女王和國王收集情報;以及來自外西凡尼亞、蘇聯等國的超能力者--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和需求造就出「超能力者」的不同,但處境相似,他們都被剝奪走身為「尋常人」的資格。
這陣子,獨步出版不少描繪超能力者的作品。貴志佑介的《來自新世界》,講述未來世界中人類因超能力招來悲劇,決定採取激烈的手段阻止不幸,卻釀出更大悲劇;山田宗樹的《怪物》,描述有特別器官的「天賦者」,一度被賦予「特權」,卻隨著天賦者研究毫無進展、社會營造出的排擠氛圍而對他們貼上新標籤,這群人被視為「怪物」,在校園、社會、媒體、家庭間流離,國家甚至利用政治力施壓,讓這群人不得不起身反抗,為自己尋找新的居所。
《來自新世界》深入人性;《怪物》談論歧視、校園霸凌、政府失能、媒體輿論操控;《狂暴年代》則描述超能力者在二戰中陷入殘酷的處境;同時被自己的能力所折磨,他們不老不死,只有靈魂隨著時間老去和墮落:他們能追求最平凡的生活嗎?而如此的他們賴以為生的「支柱」,會是什麼?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但如果我們根本不想背負? 「蜘蛛人」裡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能力愈大,責任愈大。」《狂暴年代》中,Lavie Tidhar則專注於後續沒說出來的:「能力愈大,責任愈大,但人有辦法承擔嗎?」彼得‧帕克或許可以,但《狂暴年代》中的超能力者並非如此。他們並不是超級英雄,也沒有特別高貴的心靈,甚至不見得擁有使命感,即使懷抱巨大夢想,最後還是在這硝煙不斷的狂暴時代中化為烏有。最後,他們求的是最基本的,或說仰賴的--只是更單純的答案:「愛」或「平凡」。
《狂暴年代》更好的註腳,或許是作家臥斧在導讀中描述的文字:「在這些充滿娛樂性的情節內裡,或許更該注意的,是這些『非常人」心中屬於『尋常人』的部分──他們的犧牲,他們的渴望,他們的掙扎生存,以及他們的愛欲嗔痴。」
寫到這裡,突然變得好沉重。上一回的《機龍警察》爆了票房毒藥的料,這一回的《狂暴年代》爆了故事沉重的料(啊行銷和bubu在瞪我了),所以還是照樣來一點輕鬆的。關於這回編輯誠實說的主題,最初並不是「就算是超能力者,也不見得要踩在一個超級英雄的位置上」,而是別的。
編輯亂亂說:如果可以被掰彎,誰想要當直男 《狂暴年代》是超能力者的群像劇,視點隨著劇情進展,在不同角色間互換,不過主要視角由數位角色分擔,這邊想介紹的是主要的「霧」、「消」和「夏日」三位角色。霧和消是英國間諜機關的一員,而夏日則是一名納粹少女。若大家接觸到由東京創元社出版的同部作品,會發現他們的書名譯成《完美的夏日》。「完美的夏日」在《狂暴年代》中是象徵,也是實際存在的「場所」。它代表霧的追求,而帶來這份理想的是夏日;而同時霧和消又是長年戰友,這三人呈現微妙的三角關係。許多日本讀者看完這部作品的感想都是:消真是偉大(淚),歡迎大家品嘗看看這美妙的關係。
另若是對美漫稍有研究或接觸的讀者,應該會從書中許多細節讀出Lavie Tidhar的致敬或是「惡作劇」,事實上這部作品出版時最初曾有漫畫企劃,但後來還是寫成小說。不過強烈的畫面感和宛如分鏡式的視點和時間切換,依然留有當時的痕跡,因此在書籍包裝上,我們很希望可以呈現出老電影、懷舊感、歐美漫畫又不失優雅的調性,輾轉接觸到臺灣插畫家Agathe,她和這部作品一拍即合。雖然是《狂暴年代》這樣帶著粗野風格的書名,但Lavie Tidhar用優雅詩意的文字在撰寫每一位時代的流亡者,因此Agathe反其道而行,繪製出在戰亂中跳舞的男女--同時是本故事的主角之一:霧和夏日;封底則是霧的戰友:消。在戰亂中,霧從夏日身上找到救贖;而消獨自以間諜的身份,行走在煙硝瀰漫的二十世紀。Agathe先用油畫繪製,再和臺灣設計師合作後製,更精心繪製了宣傳前導漫畫和人物介紹,希望用視覺的享受,將大家帶入《狂暴年代》迷人又憂傷的世界中。
完整版前導漫畫請點我:https://goo.gl/3HPCTa
《狂暴年代》並不是容易被讀者征服的作品,劇情視點會隨著不同主角的記憶和心靈而流轉,二戰中種種悲劇也會壓迫得人喘不過氣。但靜下心來品嘗,就有如一首被倫敦的霧氣沾濕的詩,讓我們隨著Lavie的文字,回到戰時,回到屬於超能力者的時光,傾聽屬於超能力者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