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2日
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曾以《模仿犯》、《樂園》等磅礡巨構打造推理小說巔峰,她的最新推理長篇《所羅門的偽證》長度更突破以往,全書達180萬字,描寫陷入校園霸凌疑雲的少年死亡事件,再度展現她綿密的心理描繪功力,中文版即將在台出版。
《所羅門的偽證》自2002年起在雜誌連載9年,2012年出版後,被書評稱為「宮部美幸最高傑作」。全書分3部曲,台灣2月將出版首部《所羅門的偽證I:事件》,6月推出第2部、10月推出第3部。由日本松竹電影公司製作的改編電影今年將開拍,導演未定,目前正在日本各城的校園展開大規模選角,引爆話題。
學生法庭推理重頭戲
書中以1990年聖誕節清晨,一個國中生墜樓陳屍校園開場,是因校內霸凌而自殺,還是某封匿名告發信件所稱的,被不良少年所殺?惡意、忌妒、謊言層層包裹這樁不幸的死亡事件,校方、警方和媒體一一捲入。校內學生因不信任大人而發起了自己的法庭展開審判,這也是本書的重頭戲之一。
書中每個篇章交替以不同人物視角敘事,尤其對每個學生的家庭、青春期的敏感心理細膩描繪,揭露青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
宮部美幸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她最愛描寫青少年和成人的組合,她寫作本書是「以當時已經長大成人的角色回顧自己中學時代為構想。」
擅長描寫失衡家庭
她也擅長描繪失衡的家庭,沒有血緣卻因強烈羈絆而結合的家庭也是小說中常出現的設定,「原生家庭是無法選擇的,在人們無能為力的事物中,我認為這是稱得上第一的。」
宮部美幸曾在法律事務所工作,她表示很開心這是她第一次寫出法庭推理場景,觸動她靈感的是1990年的新聞,一個女高中生在上學時衝進校門,卻在校門關起時被夾死了。後來學校舉辦模擬審判來討論這事故該如何處理,令她印象深刻。
學生遠比老師更堅強
作品完稿時,剛好發生滋賀縣大津某中學學生自殺、警察搜查的事件。「看了報導以後,我再次體認警察介入學校這件事有多糟糕。」
這剛好和她在書中想表達的「學生遠比老師們更穩堅強」一樣,大津某中學學生在媒體上勇敢表達想獲得真相的心聲,令她敬佩。《所羅門的偽證》裡頭國中生組織法庭、追查真相的過程,便注入她的期待與希望。
在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中,人的惡意常是故事起點,她說:「比起天災或鬼魂,最可怕的還是人類的惡意。正因為害怕,所以要處理。」
文壇天后 一手推理 一手時代小說宮部美幸在日本文壇天后地位無人能及,1987出道文壇以來獲獎無數,2001年以《模仿犯》締造高峰。現年53歲的她寫作橫跨推理、時代、奇幻3大類型,至今出版近60部小說,不僅多產,作品叫好又叫座,連續11年蟬聯《達文西》雜誌票選日本最受歡迎女作家第1名。
近年宮部美幸作品也成為日本影視圈新寵,作品《小暮照相館》、《無名毒》等都被改編為日劇。宮部美幸擅長說故事,筆下穿梭古今,她的推理小說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擅長人物心理描繪,評論家說她最過人之處,就是讓讀者都能從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投射。
厚達1400頁、以5年寫成的《模仿犯》敘述連續殺人事件,書中共有43個出場人物,以各行各業的角色、家庭,細細織就一幅描繪人性的巨網。續作《樂園》則從前作中的記者角色發展,揭開兩個案件的祕密交集。
她的作品篇幅巨大,卻經營縝密,她說:「我描寫周遭的人察覺犯人的經過時覺得十分開心。」她覺得寫作最辛苦的不是構思故事,而是揣摩各角色的情緒變化。
宮部美幸對江戶時代歷史的著迷,促使她投入時代小說寫作,如《終日》、《孤宿之人》、《怪談》等描寫江戶神怪,還有奇幻小說包括《勇者物語》、《英雄之書》。她的長篇近作《小暮照相館》以溫暖筆調描寫家庭失落與療癒,宮部美幸自稱「這是我寫作人生的第二個出發點。」
宮部美幸筆風多元,但她卻很少把自己投射到作品裡的角色。她曾在受訪時笑稱,真要說的話,《所羅門的偽證》中追求正義感、自我意識強烈的茂木悅男讓她想到自己,「但這種人也是學校討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