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KBOOK單元介紹
《獻給死者的音樂》2013年11月16日
全文轉載自
蘋果日報★歌手張智成讀《獻給死者的音樂》超乎邏輯 展現人性極端面小說《獻給死者的音樂》中某些情節很超乎一般人的邏輯,所以閱讀時可以放任自己想像,隨著作者的文筆去享受故事帶來的恐懼,以及劇情中的陰森,並且體會人性極端的自私或是邪惡的那一面。
閱讀時,我會去設想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以及他為什麼會用這樣的角度去寫出這七篇短篇故事,因為每個故事的結局都有種未完待續的意味,所以讓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像這些人物們後續發展。
倩女幽魂的翻版
印象最深刻的是「井底」這篇故事,有如電影《倩女幽魂》的翻版,男女主角們讓我想起張國榮與王祖賢,故事劇情看似老套,但它的美在於男主角面對愛情的單純,只是可惜的是原本單純善良的角色,最後卻為了愛情,動手殺了父親,結尾讓我有一點震驚。
最後一篇「獻給死者的音樂」則讓我很有感觸,女主角的母親因小時候失足掉入河中,導致聽力受損,一直覺得在自己掉入河瀕死時曾聽到一段音樂,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女主角卻遍尋不到音樂的來源,直到母親過世,她才明白一切。過程中作者描寫這對母女的互動,讓我想起與父母相處的時光,然而他們年紀也大了,讓我不得不開始接受他們終究會離開的事實,很多人可能會害怕面對這類的問題,但是我不會,因為正是最親的人,所以我選擇坦然接受。
採訪╱郭美杏 攝影╱高世安
★藝人房思瑜:外表包裹恐怖的糖衣 內心卻充滿愛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陌生作者,沒想到一查之下竟然是日本恐怖作家乙一另一個筆名的作品,讓我非常驚喜,我非常喜歡他的小說,所以相當期待。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篇的「鬼物語」,故事敘述一對小姊弟遇上山中吃人鬼的故事,因為作者描寫得很具體生動,讓我閉上眼就能感受村莊中瀰漫的恐懼感,尤其當山鬼跑出來吃村民,作者形容啃食過程的聲音讓我不寒而慄。然而,故事最終當弟弟為了救姊姊不惜犧牲生命時,我覺得整個故事就像是一顆秀逗糖,一開始外面包著一層恐怖的糖衣,會辣的、酸的我很害怕,但當我吃到最後卻會意外發現裡面竟是甜的,才領悟到這是個關於愛的故事。
風格介於 灰色地帶
當我讀完小說後,我發現《獻給死者的音樂》與一般人所認識的黑乙一或白乙一的風格不同,書中的七篇故事裡面都帶著一些詭譎的氣氛,所以剛閱讀時會有黑乙一的熟悉感,但到最後卻又會發現了愛的存在,這部分就會比較類似白乙一的風格,所以閱讀時我的情緒會一直在灰色地帶打轉,而且,我也會不停注意作者在每篇故事中描寫相似的景點,像是村莊或深山,然後暗自幻想這該不會是乙一特別留下來的線索吧!
採訪╱黃馨儀 攝影╱楊明龍
★歌手旺福推機:人因太悲傷 心變得扭曲
原本以為內容會跟之前讀過的日本怪談《百物語》類似,但讀了之後才發現故事中提到的這些不尋常又無法解釋的現象,比較像是人心裡面的鬼。作者一直用一種很詭異的方式強調人性,告訴讀者很多人是不懷好意的,但還是有人從頭到尾很善良。印象最深刻的是「井底」這一篇,男女主角的愛情有點病態,我光是想像在一個幽閉的地方生活,就有不能呼吸的感覺,但是他們為了愛而犧牲陽光,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最後連小孩都有了,讓我覺得很偉大。
同歸於盡 有復仇快感
至於「黃金工廠」中,主角的媽媽使計讓爸爸跟他的外遇對象一起同歸於盡,讓他們變成黃金,媽媽再一塊塊敲下,把他們的臉都敲歪了,這一段讓我特別有感覺,有復仇的快感。而且我覺得主角的媽媽有從中得到救贖,但也因為她太悲傷了,所以方法有點變態,我想現實中很多人也曾因為太悲傷導致內心變得扭曲。這是我第一次讀作者的書,作者變態又充滿禁忌的寫作方式,真的很令人驚訝,唯一不滿足的是,每個故事都太短了,但或許也是因為故事剛好是這樣的長度,結尾才會讓人感到震驚。
採訪╱郭美杏 攝影╱李芃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