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
誠品站
「
也許,說故事就能拯救一個人!」你相信嗎?對於內容取材廣博、劇情發展天馬行空的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來說,用說故事的技法來打造世界,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曾經創造出熱愛音樂的死神、會說話的稻草人、搶辭典的搶匪…這些人物所創造出的黑色幽默、懸疑故事,衝撞現實世界的規則,帶有高度的娛樂性;但伊坂幸太郎也透過筆下主人翁的思考,對看似理所當然的現狀,和讀者進行一場反覆辯證的推論。
伊坂幸太郎於八月初首度訪台,也是首次舉行海外新書宣傳,發表最新中文譯作
《SOS之猿》,這部作品是與漫畫家五十嵐大介以「孫悟空」為起點,各自完成的獨立競作,在這部作品中,伊坂幸太郎持續探討暴力的本質,也在這種合作的過程中完成了他所自詡最接近「理想型」作品。
誠品站專訪伊坂幸太郎,談談創作《SOS之猿》的概念緣起,以及有關於創作的二三事。
誠品站:老師在日本也很少有公開行動,為何這次會特別來台灣舉辦讀者見面會呢?
伊坂幸太郎:因為獨步出版社長期以來協助出版我的作品,而在《SOS之猿》日文版從單行本改成文庫本時,我做了大幅修改,獨步出版也配合重新翻譯修正,這份用心讓我想來台灣看看。
此外,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我在仙台的家並沒有因此受損。但直到我去探訪災民時,才知道台灣給予很大幫助。我不能以「討厭海外」做為理由,拒絕人家的幫忙,更想帶著受災戶感謝的心情來到台灣,這是我下定決心最大的原因。不過在知道台灣有這麼多讀者閱讀我的作品後,蠻開心的。
誠品站:《SOS之猿》是一部獨特的作品,您與漫畫家五十嵐大介合作,並以《西遊記》做為靈感來源。想請問老師為何會選擇《西遊記》作為創作題材呢?
伊坂幸太郎:我從小就讀過《西遊記》,在漫畫《七龍珠》當中也出現了孫悟空,熟知其中出現的人物與故事: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隨著唐僧到西天取經…但當時,我只純粹以「冒險故事」的觀點來理解這個故事。
由於這次的漫畫家五十嵐大介合作,選擇從孫悟空角色來書寫故事,所以我重新讀過《西遊記》,這時才發現書中有蠻多暴力場景出現,也發現書中的三個主較各有特色:孫悟空就是運動神經很好,豬八戒則是食慾旺盛,沙悟淨則像僧人,很有思考力。三個人的搭檔是一個很均衡的組合。雖然在《SOS之猿》中,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組合,但我想要嘗試寫出類似的感覺。
誠品站:孫悟空擁有許多能力,但是在《SOS之猿》故事當中,為何會特別強調他的「分身」能力呢?
伊坂幸太郎:小時候讀《西遊記》時,讀到孫悟空抓起一把毛,吹出分身的景象,是令我很興奮的,於是在《SOS之猿》當中就想把這種印象表現出來。此外,在五十嵐大介的漫畫當中,也是由猴子的分身獨立出來的故事,所以就把「分身」的概念放入作品當中。
在《SOS之猿》中,主角真人雖然是繭居族,但靈魂卻似乎不在身上,夢中看到的景象,內容就是五十嵐先生所描繪出的漫畫作品《SARU》,漫畫對白就會直接放入書中,所以我的作品和五十嵐先生的作品都是猴子的分身…我知道台灣似乎還沒有翻譯五十嵐先生的這部作品,是有點可惜的。
誠品站:您曾談到《SOS之猿》是「最接近理想型的作品」,為何會這麼認為呢?
伊坂幸太郎:我不曾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所以能創作出來覺得很開心,若是有其他人寫出來這樣的故事,我也會覺得「啊,輸了。」所以我認為《SOS之猿》是我的里程碑之一。
此外,我也喜愛兩個不同線的故事同時進行的架構,雖然看起來很像冒險娛樂的故事,但讀者在閱讀時也像陷入了不可思議的世界。拿食物來說,你可以分辨得出某些食物的口味,但有些食物會讓你想著「嗯?這是什麼味道?」這本作品就是呈現出這樣的感覺。
誠品站:不過有讀者表示「這本書雖然很像老師過去的風格,但似乎有點難懂」…
伊坂幸太郎:很多人都跟我反應這部作品和過去的不太一樣,但我真的不明白到底哪裡不一樣呢…
我習慣在咖啡店寫作,有個年輕的女生就來跟我說:「老師,這部作品我讀得很開心,但真的太困難了,我看不太懂。」當時的我因為害羞所以沒有進一步問理由,現在想來當初應該問清楚的….(笑)
誠品站:老師在《SOS之猿》當中延續了對於暴力的討論,一樣很精彩。而目前在台灣的新聞中,正討論著有關於軍隊制度暴力與政府制度暴力的事件…老師認為法律之下的暴力是否是被允許的呢?
伊坂幸太郎:對我個人來說,我往往是站在比較同情弱者的立場,在看待這樣的事情時,往往投入更多感情而感到難過。但是法律已經形成一個制度架構,一般人是有點無能為力的…我將思考的歷程在作品當中傳達出去,但我不太確定何為正確答案。
我認為許多時候並不是主事者的錯,而是體制導致當中的人做出不合理行為。我曾在作品《摩登時代》當中討論到體制的問題,一般人即使束手無策,但也不能因此沮喪放棄…但要選擇如何做,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例如在《SOS之猿》當中的田中,因股票下錯單而被責怪,但在這整件事情當中,真正犯錯者是誰呢?是否是因為他的主管太嚴格而導致此事發生?暴力行為中的壞人究竟為誰?我對於這些事情都會進一步思考,把這些想法都呈現出來。
誠品站:老師作品中具有天馬行空的魅力,但是將思考過的結果放進書中的情況也越來越多,老師是希望透過小說來幫助讀者思考嗎?未來是否想要寫類似的「思考隨筆」呢?
伊坂幸太郎:首先來說,我是不會去寫那樣的隨筆的…許多人說我將一些政治性的議題放入作品當中後,讓我的作品變得比較無聊。但是身處在一個現實的社會當中,故事中的人物如何透過冒險努力,而達成現實社會中無法達到的目標,這個過程讓我感覺興奮。
我並沒有想要放入什麼訊息給讀者,這並不是我原先的意圖,我只想要把故事完整地告訴讀者而已。
其實作品中人物的許多想法,也不完全是我個人的想法,我只希望大家在閱讀我的作品時感覺開心。曾經有讀者認真分析我的初期作品後,指出當中有某些訊息存在,但我的反應是:「有這些訊息嗎?是什麼訊息?是在指哪個?」
不過,我覺得《SOS之猿》是一個很籠統概括性的作品,即使讀者沒有接收到很具體的訊息,但能以籠統概括的心情來接受,也是很好的。
誠品站:老師在作品中常常表達對電影與音樂的喜好,這是有特別的意義的嗎?
伊坂幸太郎:其實我一剛開始只是想要把我喜愛的音樂如「滾石樂團」「披頭四」寫到作品當中,並沒有想要「介紹樂團」或者「因此讓人物立體」的意思…但反而最近比較不知如何談到音樂,所以最近比較少寫到這一部分。
我想要把音樂當成一個「標誌」,在我的作品中不時出現使用。像我的新作品《死神的精準度》第二集,我甚至用了一些我不很熟悉的古典樂手。但我至今仍然覺得很困擾,不知道如何來使用…
不過我還蠻喜歡把人物與物品結合,例如喜愛湯瑪士小火車的殺手等等,但是和音樂結合的作品仍沒有過,或許未來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