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接觸過乙一作品,必然曾藉由導讀及解說等附錄內容,得知他的作品風格往往被人以「黑乙一」及「白乙一」加以區分一事。被歸類為「黑乙一」的作品,故事走向往往較為黑暗,讓人在讀完時,總不免會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陰鬱黏膩;而「白乙一」路線,則能讓讀者感受到他溫柔的一面,若是題材正好與你有所共鳴,甚至還會讓你因感動(或感傷)而落下淚水。
照理說,由於《獻給死者的音樂》畢竟是以另一個筆名所發表的著作,本應不該以乙一原本的作品風格來區分路線。然而,無論你從什麼角度來看,《獻給死者的音樂》依舊是本充滿濃濃乙一風格的作品,所以還是讓人不禁會以「黑」、「白」來嘗試區分。但有趣的是,就算有著這樣的前提,《獻給死者的音樂》卻也同時是本難以用原本方式來區分的短篇集著作;與其要把這本作品歸類為「黑乙一」或「白乙一」,倒不如讓我們說,這是本調和了黑、白之後的產物。
是的,灰乙一,或許正是最能形容《獻給死者的音樂》的方式。
從類型小說的角度來看,《獻給死者的音樂》無庸置疑地是本恐怖短篇集,其中有的短篇具有濃厚的鄉野傳奇氣息,有的則充滿乙一慣為人知的創作特質,將我們原本極為熟悉的類型故事元素,於重新拆組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因而照樣使讀者感到驚奇有趣,並在熟悉與陌生的感覺交替下,逐漸深陷那奇特的故事氛圍中。
而本書「灰乙一」的特質,或許也正由此而生。雖說恐怖小說給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會較偏「黑乙一」路線,但他在本書收錄的每篇作品裡,均運用一種如同訴說回憶般的腔調來講述故事,因此使全書充滿一種難以言喻的緬懷及感傷之情,成功以恐怖小說的外衣,把低迴含蓄的情感巧妙包裹,讓人在黑色故事與白色情感中來回遊走,搭構出屬於山白朝子這個筆名所特有的灰色風景。
或許我們能說,在《獻給死者的音樂》一書中,真正恐怖的不是難以解釋的超自然事件,甚至也不是心懷不軌的惡人──真正的恐怖,其實來自於隨時都有可能被加以觸發,一直深埋在我們心中那些不為人知,甚至不曾向人述說過的傷感過往。
一管黑色水彩,一管白色水彩。乙一拿起沾水的畫筆,巧妙調和出灰色顏料,並以此描繪出我們害怕面對傷痛過往這種並非典型恐怖的獨特恐懼。
這樣的灰色,正是山白朝子的《獻給死者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