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細風Sam Spade 1941年的《
The Maltese Falcon》(中譯:梟巢喋血戰)不僅是黑色電影的代表,甚至也是討論偵探電影時一定會列出的電影。推理評論家Otto Penzler曾將此片列為史上排名第二的推理電影(僅次於《
The Third Man》),而此片目前(2013年2月)也是IMDB網站排名122名的經典電影。
事實上,這部由
Humphrey Bogart主演的電影並非這部小說的首度翻拍,1931年和1936年已經兩度搬上螢幕;1936年的版本雖然有巨星
Bette Davis和
Warren William(上一期曾介紹他演過Perry Mason和Philo Vance)主演,但評價甚低。1941年版本由
John Huston身兼改編劇本和執導(而且這是他第一部執導的電影!),Humphrey Bogart也靠著此片開始星路大開;此外,之前曾介紹過的,多次飾演偵探Moto先生的
Peter Lorre則在此片飾演反派角色。
也由於Sam Spade這位偵探名氣之響亮,後續也有不少電影以這個角色來惡搞。例如1975年的《
The Black Bird》主角就是他的兒子,其他配角也都有像前作「致敬」的痕跡。而1976年廣為人知的偵探惡搞片《
Murder by Death》(中譯:怪宴)也安排了由
Peter Falk(後來以《神探可倫坡》影集廣為人知)飾演一位名為Sam Diamond的美國偵探;而對橋牌略有瞭解的人自然可以從Spade(黑桃)和Diamond(紅磚)的關係中驚嘆編劇的取名創意!
Sarah Keate
和范達因、的艾勒里昆恩等開創美國推理黃金年代,並有「美國克莉絲蒂」之譽的Mignon G. Eberhart於1929年的處女作《十八號病房》(
Patient in Room 18,謀殺專門店曾有中譯本)創造了Sarah Keate這位具有護士身份的女偵探(她雖是主角,但仍有另一位男性警探與她一起破案)。1996年Eberhart以97歲高齡辭世,留下60部小說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大師獎等頭銜。
這位護士偵探的故事並不多,改編電影也僅7部。第一部是1935年的《
While the Patient Slept》,根據IMDB網站的標記,該片還被歸在喜劇類,也反映了原著和改編的差異。然而不知何故,隔年同樣由華納電影公司拍攝的兩部改編電影主角不僅換了兩次,連名字都改為Sally Keating。
Sherlock Holmes 2012年金氏世界記錄已認證福爾摩斯是電影和電視史上被最多人扮演的人類文學角色。而根據IMDB網站的紀錄,最早的福爾摩斯「電影」出現於1900年,片長約一分鐘,演員已不可考;而至今(2013年2月)已有268部電視和電影裡曾出現過福爾摩斯這個角色,其中包括160部電影;而福爾摩斯在這些「古今中外」的電影中也以多種樣貌出現,包括動畫、聲音等角色。而在維基百科網站則整理了78位曾經演過這位大偵探的演員(包括電影及電視),短期應該是很難有其他文學角色可以打破這個紀錄。由於演員是如此之多,我僅挑出幾個經典的角色和有趣的軼事和大家分享:
Maurice Costello:這位咸信是第一位署名演出福爾摩斯的演員,他於1905年演出的版本也普遍被認定是第一部「正式」的福爾摩斯電影,改編自《四簽名》。Maurice Costello的女兒後來嫁給
John Barrymore,他也曾於1922年飾演福爾摩斯,而時下女星
Drew Barrymore則要叫影史上第一位福爾摩斯曾祖父。
Eille Norwood:1921年起他連續主演了47部福爾摩斯,而且這47部電影全部是在兩年內拍完上映,以現在來看簡直不可思議。這47部電影中除了《四簽名》、《巴斯克村獵犬》兩長篇外,還包括了《辦案記》、《回憶記》、《歸來記》、《最後致意》各個短篇,可說幾乎把整套都搬上了大銀幕。另值得一提的是,
Hubert Willis以華生的角色和他合演了46部,唯一一部(改編自四簽名)換人的原因是製作人希望華生可以年輕點,和他的未婚妻Mary Morstan比較相配。
Basil Rathbone:1939年改編自《巴斯克村獵犬》的電影上映,這也是Basil Rathbone於1939-46年之間14部福爾摩斯電影的第一部(另有一部是客串)。Rathbone的外貌裝扮及演技都令人印象深刻,已被認為是這位神探的化身(至少在電視版的
Jeremy Brett出現之前)。但有趣的是,從1942年第三部電影《
Sherlock Holmes and the Voice of Terror》起,電影公司就把福爾摩斯和華生帶到現代,雖然部分參考原著故事,但兩位主角卻開始對抗納粹,發揚正義,也反映了當時二戰對電影界的影響。
雖然電影版已經天馬行空,但Rathbone以及飾演華生的
Nigel Bruce卻同時在廣播節目中繼續搭檔,用聲音來詮釋福爾摩斯的故事,也因此Bruce也成了華生銀幕上的最佳代言人之一。(另外一提,台灣市面上可見的福爾摩斯電影DVD系列即為Rathbone所主演的版本)
Robert Downey Jr.:2009年及2011年,由導演
Guy Ritchie執導的兩部福爾摩斯電影不只在票房和話題上都大獲全勝,也讓鋼鐵人的事業再創高峰。雖然有人評論他和
Jude Law的組合已把主角神化,除了聰明過人外,還兼具高超的武藝及不死之身,但對喜歡福爾摩斯的人來說,這種維多利亞時代的007的角色設定和重新詮釋,也的確讓偵探的形象能在當今諸多電影英雄環伺中保有不敗的地位。
註:福爾摩斯的角色實在太多,包括
Christopher Plummer、
Michael Caine等大明星都曾演過、
Peter O'Toole也曾替他配音,更遑論電視版本的Jeremy Brett、
Peter Cushing、
Christopher Lee、以及近年的
Benedict Cumberbatch、
Jonny Lee Miller(和他搭檔的華生是女星
劉玉玲!)等,甚至許多仿作和惡搞作品也都搬上螢幕,前者如《
The Seven-Per-Cent Solution》,後者如《
Without a Clue》等,這些就有待讀者及影迷慢慢去蒐羅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