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年屆七旬,以書庫和書齋為堡壘的作者來說,各種年齡層的責任編輯是他與社會的接點。作者對時事新聞的看法,與過去專攻近、現代史的藤井相近。比方,學生運動正火熱時,藤井會對各派的差異詳細進行解說。昭和六十年左右,以「世紀末」為題材的出版品增加,作者對此表示嫌惡,藤井則提出一直感到介意的事:「
最近年輕人的宗教觀很古怪,這也是某種世紀末現象嗎?」電線桿上貼滿標榜「靈異研究」、「超能力開發」的宣傳單,類似的廣告與書籍也不斷增加,相當在意的藤井,向宗教學家的朋友進行了採訪。
同時,作者與《週刊文春》編輯部開始準備新的連載小說。起先提出商社或家族企業的內幕真相、舊日軍相關等各種主題,藤井和編輯部的佐藤豐試著蒐集資料和採訪,但後來判斷,這些題材經不起長期連載。昭和六十三年夏天,作者提出:「藤井先生,還是寫那個題材如何?」決心動筆書寫新興宗教與宮中的故事,一方面也是昭和時代即將進入尾聲了吧。
之後的一年半間,作者涉獵大量相關書籍,讀遍採訪小組蒐集的三、四箱資料和採訪稿件,自平成二年三月二十九日號起展開這部大作的連載。遺憾的是,平成四年四月,作者病倒,在八月四日成了不歸人。連載於第一○五回(五月二十一日號)中斷,未竟以終。
作者對本作用心極深,連載期間便著手整理週刊雜誌的剪報,將前半部的定稿交給藤井。過世時,書齋桌上還擺著紅筆修正的後半部剪報。
編輯部希望不要白費了把全副精力放在這部作品上的作者遺志;松本家也強烈希望能將作者在病榻上念茲在茲的作品出版。另外,自連載以來,編輯部便收到眾多讀者的熱烈要求。因此,作品雖然未完,仍決定以作者遺留的定稿為基礎,付梓出版。
(本文節錄自《諸神的狂亂》後記,欲看全文,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