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細風Perry Mason 若說1933年由Erle Stanley Gardner創造的律師Perry Mason是最有名的法庭推理代表人物應不為過。他總共出現在82本小說,時間橫跨40年,除了電影,包括電視影集、廣播劇、漫畫等皆有之,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他的第一部改編電影《
The Case of the Howling Dog》登場於1934年,兩年之間的四部都是由
Warren William飾演這位加州律師。1936-37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又翻拍了兩部,也分別找了另外兩位演員。而這六部改編電影裡,和這位律師搭檔的女主角Della Street也是換了五位女演員,但即便如此,仍難繼續獲得片商青睞繼續投資。
反倒是1957-66年CBS的同名影集才建立了一般觀眾對這個法庭推理劇的印象,而新版主角
Raymond Burr也成了梅森的經典代言人。1985年到Burr過世的1993年間,他又再度復出演了26部電視電影,也讓這位律師無論在小說還是電視改編作品都堪稱長青的經典。
Philip Marlowe 馬羅這位經典冷硬派偵探應不用多作介紹,他的故事也多次被翻拍電影。事實上,創造他的Raymond Chandler本身也涉足電影編劇,和當時黑色電影的興起也多有淵源。他在電影史上最有名的軼事當屬他原先受聘擔任《
火車怪客》的改編編劇,但他後來和導演
希區考克鬧翻,希導後來另找其他人改編,也拍出了屬於他風格的改編版。
八部長篇中,第一部被改編成電影的故事是《再見,吾愛》(
Farewell My Lovely),但和之前所提Michael Shayne的情況一樣,馬羅這個角色被另一個偵探「獵鷹」(The Falcon,容後介紹)借去拍成他的系列電影之一《
The Falcon Takes Over》—巧合的是,這兩部被「借殼」的電影同樣在1942年上映,而之所以有這樣奇特的改編方式,一部分原因和當時馬羅這個角色尚未成名,形象也未成形,二來也反映了當時好萊塢電影公司對於特定角色系列作品的操作方式。
直到1944年的《
Murder, My Sweet》(中譯:愛人謀殺)才算是正式以馬羅為主角的第一部電影,雖然同樣改編自「再見,吾愛」,但因為主角
Dick Powell之前多以歌舞劇為主,片商便另取了另一個片名來凸顯電影的風格。這部片評價不俗,也曾獲選美國作家協會愛倫坡獎的年度最佳電影。
1975年《再見,吾愛》三度改編成電影,由
Robert Mitchum飾演馬羅。這片有兩個小角色來頭不小:一個是寫過《親愛的,天黑以後再說吧》的推理小說家Jim Thompson,一個是隔年(1976年)才以《
洛基》大紅的
Sylvester Stallone。
首部小說《大眠》(
The Big Sleep)的同名電影則於1946年和1978年兩度翻拍。第一部《
夜長夢多》由
Humphrey Bogart和
Lauren Bacall飾演男女主角。本片編劇之一是後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整體來說與小說營造的氣氛遙相呼應。雖然這片必須配合當時的審查制度而修改部分鏡頭,但仍有其藝術性,也是黑色電影的代表之一。至於1978年的版本則由Robert Mitchum二度擔綱,但當時他已60歲,離馬羅該有的年紀老太多,而且場景設定在現代的倫敦,也和小說大不相同,總之這次翻拍並不算成功。
至於其他幾部長篇,包括《高窗》(
The High Window)、《湖中女子》(
The Lady in the Lake)、《小妹》(
The Little Sister)、以及評價最高的《漫長的告別》(
The Long Goodbye)也都曾被翻拍成電影,足見Chandler的小說廣受製片及觀眾欣賞。事實上,馬羅的故事不僅和40年代黑色電影的興起關係甚深,到70年代的「新黑色電影時期」(Neo-noir)也可見他的身影被重新詮釋,大師不愧為大師。
Philo Vance 大概是以前長得像偵探的明星不多,前面提到演過Perry Mason的Warren William也演過這位高尚的偵探,但飾演凡斯的第一位演員是1929年《
The Canary Murder Case》的William Powell,這部片特別的是原創作者范達因(S.S. Van Dine)也參與編劇,這也是他唯一掛名編劇的一部。
William Powell一共演了五部,後來因為不爽片廠砍他薪水,於是跳槽到MGM,而他的確也再以另一個偵探角色「瘦子」(The Thin Man,容後介紹)走紅。
1930年也有一部由
Basil Rathbone主演的《
The Bishop Murder Case》(主教殺人事件),而他之後也又飾演了另一位知名度更高的偵探—看吧,以前偵探都這麼幾個人在演!
總計凡斯的故事共曾被翻拍成15部電影,包括三部只借用角色,與原著無關的電影。總計12部小說中,只有兩部沒有電影版,而評價最高的是1933年由William Powell主演的《
The Kennel Murder Case》,這部片甚至被電影史學家William K.Everson評為黃金時代偵探電影的三部鉅作之一,另外兩部是1941年的《
梟巢喋血戰》及1946年的《
Green for Danger》(中譯:綠色慘案)。
另外一則關於Vance系列電影的軼事是,1939年《
The Gracie Allen Murder Case》裡,本尊
Gracie Allen就在片中飾演主角,演的正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