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讀過三津田的「刀城言耶」系列,想必會對他時常在小說中藉由角色之口,大幅講述同類型詭計在推理小說中有多少種應用方式的橋段感到印象深刻。這樣的作風,在可以歸類為「鬼屋式恐怖小說」的《忌館》中同樣清晰可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忌館》是三津田的處女作,所以這種抱持著滿腔熱情,亟欲與讀者分享他個人閱讀觀點及推薦作品的情形,比起「刀城言耶」系列,顯然又更為直接許多。他除了在書中介紹不少於英國實際存在的鬼屋傳說,甚至還進一步地大量提及許多他推薦的恐怖小說及電影;至於推理小說方面,全書中間那段長達十幾頁討論江戶川亂步的情節,也同樣可以令人察覺到他喜愛推理小說的心意所在。
乍看之下,你或許會覺得有些懷疑,認為這樣的作法是否會有作者過度介入,導致角色不過僅成為作者發聲筒的問題。但有趣的是,《忌館》是本具有濃烈後設性質的小說,不僅書中那個第一人稱的主角名喚三津田信三,甚至就連他的職業、過往經歷,乃至於同事與朋友的名字,均有許多地方與現實中的三津田如出一轍。而正因為這種現實與虛構間具有高度吻合的情形,也使以上提及的問題在本書中反倒變成了一種理直氣壯的存在,甚至還營造出一定程度的逼真效果,叫人在閱讀的同時,總會不禁想弄清楚自己眼前所見的故事橋段究竟是真是假。
而這樣的後設性質,也讓《忌館》出現一種如同看漫畫《爆漫王》般的特殊樂趣。《爆漫王》這套漫畫藉由描述一對漫畫家搭檔的故事,為讀者揭露了不少日本漫畫業中的真實狀況,使原本便喜歡漫畫的讀者,因而從中得到不少唯有內行人才會知道的相關訊息。同樣地,在《忌館》中,三津田則利用了自己當時的編輯身分,告訴讀者不少他在編輯書籍時的構思及經過(當然,那些被提及的書籍自然也是真實存在的),甚至還提及了一些日本小說徵文獎時,評審會如何挑選作品的準則。而像是這樣的內容,對於買下這本書、原本便喜愛閱讀的讀者來說,自然也是另一種閱讀上的樂趣。
當然,作為一本恐怖小說,若是《忌館》真的只有上述提及的那些閱讀樂趣,顯然還是有所不足。不過,深深喜愛恐怖文類作品的三津田自然不會犯下這種錯誤。事實上,他所運用的後設技巧,在全書邁向高潮之際,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成功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與書中的三津田一樣,陷入了難以分清虛實的混亂及恐懼,進而成功發揮出讓人毛骨悚然、難以預測故事最後會如何收場的效果。
而關於《忌館》這本小說,請容我於最後再多事的提醒各位一點:當我們在閱讀將自己定位為「恐怖推理作家」的三津田作品時,總能在他的推理小說中,看見他對恐怖小說那難以割捨的喜愛;同樣地,在他的恐怖小說裡,我們自然也能看見推理小說對他所造成的深刻影響。
所以,在《忌館──恐怖小說家的棲息之處》這本三津田的處女作中,他究竟又會以怎樣的手法,來作為初次挑戰在恐怖與推理間尋求平衡的解答呢?如果你覺得好奇的話,那麼不妨就跟隨著三津田的腳步,以翻開書頁的方式,一同到那棟被稱為「人偶莊」的房子,好好地住上一段時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