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底下的人〉中,京極運用了如同某個知名都市傳奇的開端,進而發展出一個與原來版本截然不同的故事,並以人性中不可避免的幽影作為核心,一舉逆轉了恐怖小說中常見的善惡分際及恐怖來源,因而讓我驚喜不已。至於〈成年〉一篇,則讓我再度見識到京極掌握文字的功力所在。在本篇中,不同人物所撰寫的文章,於文筆方面均有顯著的不同之處,而故事本身,則在最後關頭散發出讓人不安之至的黏膩感,令我不禁回想起朱川湊人那極為精采的短篇小說〈妖精生物〉,兩者均利用了不多加解釋的敘事手法,成功講述出一則以性及罪惡感作為潛在主題,並叫人讀後深感不安的異色故事。
後頭的〈快逃〉與〈十萬年〉兩篇,則在風格方面又各有不同。〈快逃〉所呈現出的,依舊是帶有《百鬼夜行-陰》氣息的恐怖故事。然而,這篇的風格卻不似〈撿手〉與〈朋友〉般清淡,反倒利用了刻意為之的混亂敘事手法,使故事更難預料,也讓讀者因此與角色一同墜入了五里霧中,進而無法像平常我們閱讀小說時的局外人角度,對故事的全盤面貌有著通透了解,而恐怖的氣息,也因此在這樣的迷霧中逐步滋生,並滲進了你的每個毛孔之中。至於〈十萬年〉一篇,則是個較為奇特的存在,能夠讓你在讀到最後時,從中感受到一絲奇妙暖意。說得更誇張些,我甚至覺得,要是你事前不知道這篇的作者是誰,說不定還會就這麼誤以為本篇出自乙一之手(而且還是白乙一)。而正是這樣的效果,才使得〈十萬年〉得以緩和全書的恐怖情緒,讓人可以稍微地喘口氣,就這麼歇息片刻。
不過,《幽談》畢竟是本恐怖小說,正如在恐怖電影中,當你好不容易稍微放下心來時,接著便會出現一個嚇人無比的鏡頭或音效。對我來說,接下來的〈不知道的事〉,正完全符合這樣的定律。京極先是讓你鬆了一口氣後,接著便端出全書中最為恐怖的故事,利用看似日常無比的對話情境,於讀者絲毫無法察覺的情況下,將你推進了完全的混沌之中,那種讓人幾乎不可能預知的情節發展,徹底推翻了你原本的認知,讓眼前所有一切都變得毫不可信,進而展現出一種究極的恐怖效果,使得身在書外的讀者,也完全得以體會到與書中角色般相同的極致混亂。
至於全書最末篇〈可怕的東西〉,則是一則在氛圍方面,會讓京極迷們感到十分熟悉的故事。你可以在裡頭看見角色懷抱著連自己都無法解釋清楚的執念與好奇,甚至就連場景、角色與關鍵物品等設定,都有著十足「京極堂系列」的氣息,因此讓人有種錯覺,彷彿自己正在讀著「京極堂」新作的序章一般,使得《幽談》全書,亦在最後被蓋上了一個京極夏彥最為人所知的寫作風格印記。
如果你是京極夏彥的書迷,相信不用我多說,你也一定早就迫不及待地想一睹這本《幽談》為快。但如果你未曾讀過京極作品、甚至讀過卻不喜歡的話,我卻還是十分建議你不妨找來這本《幽談》一讀。《幽談》一書,除了你所以為的京極風格之外,還可以讓你看見他不同於「京極堂系列」或「巷說百物語系列」的寫作路線,不僅相形之下更加適合作為你的入門之作,更為重要的是──
炎炎夏日,還有什麼事情是能比聽一則精采的恐怖故事更為消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