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對文學整體的喜愛,肯定是來自媽媽那邊的遺傳,因為根據我媽的說法,她從少女時代就很熱中於「看書」。另一方面,我高中的時候有一陣子很愛看各種恐怖片,她會疑惑地評論:「妳為什麼都看那種血淋淋的東西?」——媽妳誤會啦,我其實是把恐怖片當成懸疑/推理劇在看,尤其是那種假面兇手出來一直砍人的類型,我總是很期待最後高潮:「啥!兇手原來是你!」血腥場面對我來說如過往雲煙,懸疑謎團才是真實啊。而我對謎團特別強烈的興趣,當然也是遺傳,因為我媽就很愛看某些超古老日本警察辦案影集——好比說《特搜最前線》。
其實我已經忘記N年前某日本台播放此劇時用的譯名是什麼了,下午拼命利用記憶裡的一點點線索,才總算找出來這齣超長壽劇確實叫啥名。今年初剛過世的老演員二谷英明,從一九七七年開始演出特命搜查課課長神代恭介警視正,帶領旗下一大群各有背景故事的警官一起辦案,一拍就拍到一九八七年,總共五百零九回(難怪以前我總覺得好像永遠播不完)。就我的印象,這齣戲在台灣某日本台播出已經是九○年代以後的事了,所以觀眾可以明確感覺到這是古物(爆),從影片色澤、演員服裝、劇情結構到犯罪動機都很古典——也就是說,大半時候案件發生是因為一般的動機(為了愛恨情愁或錢財),而不是莫名其妙毫無理由(例:「每個人在我眼裡看來都是NPC,戳一下又怎樣?」),而主角群全部都是好人,看起來相當安心——就是那種純樸感與人情味很對媽媽的胃口。
除了《特搜最前線》以外,媽媽也看稍微新一點點的《危險刑事》(あぶない刑事)——好吧其實也是八零年代末期的產物,主角群是館廣、柴田恭兵、淺野溫子跟仲村「亨」(以前台灣都是譯成仲村「徹」)——還有更新一點的《刑事搜查線》(はみだし刑事情熱系),男主角又是柴田恭兵,女主角則是風吹純(這齣戲有個很妙的設定:男女主角是育有一女的離婚夫妻,女主角是男主角的上司,兩人堪稱合作無間感情良好,還一起瞞著女兒,不讓她知道她親爹是誰……)。《刑事搜查線》就是九○年代末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紀的警匪劇了,開播時間甚至比破除過往傳統的《大搜查線》電視版還要晚,但是風格上卻跟比較古早的警匪劇比較相似,總是很有人情味,也難怪我媽喜歡嘍。
現在我媽不看電視了,但她偶爾還是會到我書架上翻翻我的推理小說庫存。說來不意外,她覺得綾辻行人怪怪的,不太喜歡(爆)。首先得到她青睞的作品,竟然是……篠田真由美的建築偵探櫻井京介事件簿系列。(尖端應該從沒想過,這個系列可以朝家庭主婦市場進攻。)我本來震驚了一下,以為我對BL設定的興趣果然還是來自母系遺傳,但經過旁敲側擊以後,我確定我媽根本沒意識到主角群剛好是年齡不等、風韻不同的美少年/美青年/美中年,她只是喜歡這個系列穩定的結構(規規矩矩地交代案件跟案情,不會玩弄敘述花招或者塞入難懂的哲學思維),還有通常很治癒的結尾——櫻井京介破案的時候常常順便重整一下當事人對過往的誤會,把讓人難過或害怕的回憶糾正過來。發現這一點以後,雖然我自己
不怎麼喜歡櫻井京介系列(媽!妳不覺得櫻井京介很跩很煩嗎?),出新書我還是買回家孝敬媽媽。
只是……如大家所知,建築偵探系列中文版斷頭已久(淚),所以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新鮮貨來盡孝道。而且我媽跟長大後的我口味又有微妙的差異,考慮起來難度更高。(比方說,我雖然很喜歡《人魚之歌》系列,但我媽肯定會覺得裡面描述的殘酷謀殺太可怕Orz。)搞不好還是應該要試試看活躍於七○或八○年代的日本推理作家?或者乾脆走時代劇路線,拿些補物帳給她?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必須考慮——我媽的眼睛不好,許多書對她來說字體都太小了(害我很想把某些書拿去影印放大——順便呼籲一下各出版社,請體貼一下老人家,字體印大一點)。啊,或許我該試試看北村的「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這個系列我不太有愛,所以搞不好我媽會喜歡XD。
推理小說,就靠你們替親情加溫了!(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