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頻率》也是以前曾有香港版的乙一舊作重出。對我來說,乙一的作品像是口味清淡的精緻菜餚,無論什麼時候拿來填肚子都很好,不會太刺激腸胃,所以如果你嫌得發慌不知道該看什麼書好,或者不知怎麼的對什麼書都食慾不振,乙一的短篇可以陪伴你平安度過閱讀倦怠期~。(不過閱讀倦怠期本來就不會有什麼危險吧?反而是閱讀慾旺盛的時候錢包很危險吧?)但從反面來說就是——如果你很渴望什麼重大刺激的話,可能就會錯過這種清淡的美好。
《花園迷宮》是我個人這個月最喜歡的一本。跟有點「乾」的《東京歸鄉》比起來,《花園迷宮》真是相當豐腴肥美的作品,一開始的序曲就馬上死了個人(!)來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同時也把時代背景給帶了出來;故事正式開始以後,對於妓院一般生活細節的描述,跟個別角色的心理狀態描述穿插得很剛好,案件本身的謎團也一直維持著相當足夠的張力(坦白說,到最後都已經是二選一的狀況了,我還是想不清楚到底誰才有問題Orz),節奏一直都頗為緊湊。此外,妓院生涯雖然殘酷,但作者選擇的主角冬實卻非常的元氣淋漓,沖淡了這個故事的哀怨色彩,結尾也相當的……該說是清爽,還是豪氣呢?總之讀完餘味不錯。(然後……看完這一本以後,很自然會讓人開始想讀宮尾登美子那些談妓院生涯的小說了:P。)
關於《少年檢閱官》,我實在很難欣賞北山猛邦,而我不太確定到底怎麼回事。我怎麼樣都覺得《少年檢閱官》中所有的人物跟所有的設定都很故意,只為了講完作者想講的事情而存在,所以我沒辦法投入任何一個人物的情緒或任何一個片段的情節,看完不久就完全想不起來到底前前後後發生什麼事。我覺得我需要有人給我北山猛邦的導讀Orz。
《女王蜂》沒有出現像《三首塔》那麼違反現代人觀念的情節,不過,呃,這也是一本慾望流之書啊(爆),讓我覺得好像應該要重讀以前讀過的溝正史作品,確認一下他對於男女情慾的呈現方式是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啊……討厭……這樣不好……啊……可是……又有一點喜歡……。(對不起,打完這樣一段含糊曖昧的話以後,我自己都噁心了。=_=)兩本書的氛圍雖然相像,不過,《女王蜂》裡的案件謎團比較讓人印象深刻,讀《三首塔》產生不適症狀的人可以再試試看。
最後我要提到不小心讀了的《珍妃之井》。博客來把這本書列為懸疑/推理小說新書,出版社的宣傳文案也講得很猛:「懸疑可比《東方快車謀殺案》,離奇更勝《羅生門》!」但坦白說,〈竹藪中〉寫得比《珍妃之井》好非常多,而且我想不到《珍妃之井》有哪段情節可以跟《東方快車謀殺案》類比。《珍妃之井》無法當成寫實風格的歷史小說來讀,有些台詞實在不是當時的人會說的話(我想像不出珍妃說「載湉!我的愛人」的樣子),某些情節安排也非常一廂情願。如果把這本書當成是象徵性的作品,可能會覺得好一點:書裡的「光緒」與「珍妃」或許象徵某種被扼殺的美好(愛與希望等等),這本書的重點其實是控訴當年列強對大清國(或者說是「強國」對「弱國」)的不義——但這樣讀還是會碰到問題,就是書裡的角色心理描寫不夠深刻,所以到最後高潮裡「人們齊聲慟哭」,我卻感動不起來,相當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