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讀文章因為是經過節錄的摘文,
強烈建議您入手全書,暢讀作家本心方為上策!
柾木愛造乃是從辭世雙親手中繼承莫大財產的獨子;年約二十七歲,私立大學中輟生,單身的無業遊民。照理說,這代表他是備受所有窮人、普通家庭欣羨,生活自在無憂的幸運兒。然而不幸的是,柾木愛造無法享受此般幸福。理由是,他是世上少有的厭人症患者。
此一病症之起因究竟由何而來,他自己也不了解,但其徵候早於幼年時期便已顯現。僅見到他人的臉,別無理由,他的眼眶立即湛滿淚水。為了掩飾羞赧之情,他不得不做出望著天花板、以手掩臉等實在不甚雅觀又毫無意義的動作;越想掩飾,越害怕被人發現病徵。於是,淚水也益發如洪水般流洩而下,最後「哇」地一聲大哭出來,比精神異常者更不知所措。不管在親生父親或家中僕役面前,甚至連在母親面前也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羞愧,因而迴避他人。他雖然想親近人,但因為沒臉見人的怪癖使得他老是躲人躲得遠遠的。只有蹲在昏暗的房間角落裡,以積木堆築一座小城堡,躲在裡面孤獨吟詠幼稚的即興詩,才能帶給他小小的安逸。
待他年紀稍長,必須進入小學這不可理解的社會生活時,不知有多麼困惑與恐懼啊。他是個如此異常的小學生,可是若被母親發覺他有厭人癖,他將羞愧得難以忍受,因此他決定獨自上學。然而,在學校裡與人們的戰爭是慘烈的,僅僅老師或其他同學與之攀談,他便淚流滿面不知如何是好;光是聽到班導與其他老師交談提及柾木愛造之名,他已噙滿了淚水。
隨著進入中學、大學,這惱人的病癖確有稍緩之勢,但小學時期有三分之一時間請假,謊稱生病或病後調養;中學時期一年當中則有一半時間裝病,淨是躲在書房裡,不讓家人進入,鎮日與小說為伍,沉浸在荒唐無稽的幻想中,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大學時期,他除了參加進級考試之外,幾乎沒進過教室,但他也不像其他學生耽溺於遊樂中,而是埋首於自家書房中種種異端書籍的塵埃中。
但是,與其說他愛好閱讀這些書籍,不如說是愛好嗅聞這些被書蟲蛀咬過的青封面或十八世紀的西洋紙、皮質封面的氣味,在書籍散發的幻怪氣氛中,沉溺於益發高漲之病態空想,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