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森望(日本大眾文學評論家)
捷克作曲家安東尼․德弗札克於一八九三年寫出第九號交響曲《來自新世界》,其中第二樂章在日本被改編為《歸途》、《日落遠山邊》等歌曲,廣為人知。想必不少人一聽這首歌就不自覺想起學校放學,本書開頭也是如此描述。
每天在將近黃昏時分,擴音器都會傳出相同的曲調。那是很久以前的交響樂的一部分,名叫《歸途》,作曲家有個怪名字叫德弗札克。我們在學校學到了這樣的歌詞。
在原野上嬉戲的孩子們,只要聽到《歸途》的廣播,就一定會攜手踏上歸途。所以我每次想起這首歌,腦中就會反射性地浮現黃昏景色。夕陽下的街道,在沙地上畫出細長影子的松樹林,以及數十畝水田,如明鏡般照映出昏暗的天空,還有空中成群的紅蜻蜓。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仍是自山丘上一覽無遺的夕陽。
這一段喚起人們的回憶,歷歷在目……但這並非昭和四十年代的光景,而是距今千年之後的神栖66町。神栖66町由利根川流域的七個鄉所組成(大概位於目前茨城縣的神栖市一帶),故事主角「我」是女性,名叫渡邊早季,出生於七鄉之一的水車鄉。故事是由三十四歲的她寫下自傳,從「我」的兒童時代揭開序幕。乍看之下是篇懷舊風情的少時小說,但一點一滴呈現出未來社會的怪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