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斯諺
從1841年到今天,推理小說已擁有170年的歷史。在這段不算短的歷程中,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廣受歡迎的書寫題材。拿各種常見的本格派詭計來比較,可發現最常被作家所採用的,大概要算是密室推理了。所謂密室殺人,指的就是案發現場處於密閉的狀態下〈通常是門窗由內反鎖〉,被害者屍於內,卻不見兇手蹤影的離奇詭譎之案。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謎團,吸引了一大票來自各國的作家,使他們紛紛投入了密室推理的創作行列。每一個推理小說作家,一生中至少都寫過一本密室傑作(這是國內推理傳教士宏志先生說過的名言)﹔最後甚至還形成了以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為主的密室派小說,卡爾也因此被人譽為「密室之王」。經過這麼多人創意火花的革新,密室推理也從原本的基本定義衍生出了許多新支線﹔它們在概念上仍是密室,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罷了。如:雙重密室〈《高層的死角》by森村誠一〉、消失的足跡〈《鐵籠問題》by約翰‧狄克森‧卡爾〉、凶器於密室中消失〈《美國槍的秘密》by艾勒里‧昆恩〉……等等不勝枚舉,可說是換湯不換料,但對讀者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於是探究「為什麼會這樣」和「如何辦到」(howdunit)便成為閱讀密室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