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魯胖達
一將功成萬骨枯,想要過偵探的癮所面對最大挑戰不是你夠不夠格,而是骨頭在哪……不,案子在哪裡?所謂「強者創造機會」,主動的方法是自己製造問題再想辦法介入(忽然想到警察偷拍加業績……),這樣的好處是不怕沒有登場的機會(不是已有許多偵探兼凶手的例子嗎),但基於政治正確的立場我無法在這種優質的部落格裡加以鼓勵。
當不成強者,那麼「次強者把握機會」便成了我們的首選。若我們只能被動地等待案件發生,要怎樣才能加自己參與的機會呢?以下將透過前文所提到的第二種分類法,試著整理出偵探們如何找到自己的舞台。讓我們從amateur amateur開始。
【2009/02/28 09:00】
布魯胖達專欄 |
回應(1)
|

文/林斯諺
名偵探柯南的卡通好幾年前開始在電視上播放時,我曾經很迷,那時候我記得是禮拜天晚上播放,不管怎麼樣,我一定會排除萬難坐在電視前面,準備享受一場豐盛的偵探饗宴。好幾年後自己開始有在提筆創作、以及接觸了一些哲學理論後,才發覺柯南系列作品裡面的一個特點。
如果你常常看柯南,一定會發現一件事。幾乎每一案件的凶手在被柯南揭穿假面後,一定會嚷著要證據,然後柯南就會用極其合理的方式,找出證據讓凶手說不出話來(這讓我想到卜洛克小說裡面出現過的話,意思大概是說,當某人開始要你拿出證據時,你就知道他一定就是凶手了……,不過這是題外話)。換句話說,提供證據讓凶手認罪這個橋段,是柯南做為一部推理漫畫一個很顯眼的特色,因為放眼推理史上,並不是每一個作者都會設計讓偵探提供物證,來證明凶手的罪行。要加這個橋段,基本上作者還要多費心思設計情節。有這個橋段的話,乍看之下推理的過程好像會更完整,但事實上,證據橋段的有無,反映出了作者對於證據這個概念的哲學看法。
【2009/02/27 10:17】
林斯諺專欄 |
回應(5)
|


作者:傅博
出版日期:2009/06
書號:1UX003
ISBN:9789866562105
定價:NT.400
*點擊圖面可看大圖*
【2009/02/25 09:47】
謎詭系列 |
回應(1)
|

文/張筱森
在台灣的推理小說史上,二○○八年四月停刊的《推理雜誌》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即使雜誌後期出現難以理解的定位大轉彎,但是它對於台灣八○年代後半的推理小說讀者仍舊起了巨大的啟蒙作用。而在東亞有著最為成熟的推理小說的市場的日本,推理小說相關的雜誌當然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很多讀者都知道松本清張在一九五七年閃亮登場後,傳統的本格推理小說便逐漸邊緣化,更不用談在大正時期到二次大戰前在大眾文藝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偵探小說了。而在一個大眾文藝主流是清張式推理小說和科幻小說的年代,居然有人在一九七五年大膽地創辦了一本所謂的「偵探小說專門誌」。這本以江戶川亂步最知名的評論集名稱命名的《幻影城》,內容以偵探小說和評論為主,在當時可以說是小眾雜誌。雖然標榜為「偵探小說專門誌」,但是創刊號的特集卻是科幻小說,某種程度反應了當時日本科幻小說的盛況。推理作家蘆邊拓曾說過,《幻影城》雖然是他的推理小說啟蒙,然而當時身為科幻小說少年的他,其實是為了創刊號的科幻小說特集才會買的,但在這陰錯陽差之下,他才發現原來推理小說是如此有趣的文類。是的,只有短短四年歷史的《幻影城》雖然是一本小眾取向的雜誌,但是卻在日本推理小說史留下難以消除的印記。它的出現餵養了一群飢渴的讀者,培養出一批影響巨大的作家和評論家,甚至連封面、插圖繪製者都在日本美術界佔有一席之地。可惜的是《幻影城》在一九七九年劃下休止符,而創辦者島崎博老師也放棄大批藏書,離開了日本。在日本推理小說讀者的心中,《幻影城》和「島崎博」兩個名詞幾乎成了推理小說史上最有名的傳說。
【2009/02/23 10:11】
日本推理最前線 |
回應(4)
|

2008年日本第八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特別獎得主、
歷年來唯一非日籍得獎人
台日「日本推理」重量級推手傅博老師畢生代表作
《謎詭‧偵探‧推理》台灣最具權威性的日本推理小說評論文集磅礴上市!
至高無上「推理魂」!獨步2009年新春獻禮:
《謎詭‧偵探‧推理》
台灣最具權威性的日本推理小說評論集 二○○九年開春,在日本、台灣推理文壇高度矚目下,獨步文化即將推出對近代日本推理文壇有著深遠影響力、甫榮獲日本第八屆「本格推理大獎」特別獎的傅博老師畢生代表作:《謎詭‧偵探‧推理》評論集。本書詳細介紹了日本八十七位重要推理名家以及四十五本推理傑作,透過傅博老師累積數十年來的觀察、最具系統及深入的解說,完整呈現這些日本推理名家的生平、出道、文壇地位和重要貢獻與影響。書中對日本推理文學的萌芽、壯、萎縮、中興、蓬勃、多元,以及作者與作家們鮮為人知的交往趣聞更是國內首次最完整及第一手的珍貴資料。《謎詭‧偵探‧推理》的出版,無論在日本或台灣的推理文壇都有著極具代表性的意義,象徵著日本推理在台灣又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及階段。
【2009/02/20 09:33】
日本推理最前線 |
回應(7)
|

文/臥斧
《京極堂》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絡新婦之理》日前出版;因為寫解說的關係,所以俺在去年底就已經讀完這部作品,不過拿到實書之後再次翻閱,倒生出一些關於「類型小說」的雜想。
一本小說想要被貼上某種標籤、成為「類型小說」,理論上得要先是本「大眾小說」,不過有趣的是,一旦這本小說成了「類型小說」,有些時候,它反而不大像是本「大眾小說」了。
這似乎矛盾的現象其實說開了很簡單:得要有足夠的創作者和閱讀者,才能有產生足夠數量、擁有相同元素的小說作品,匯聚成為某種「類型」,也就是說,這些小說不會是難懂難讀的作品,而是大多數讀者都可以閱讀理解的故事,是故,這些被歸為一類的「類型小說」,原來自然也都是「大眾小說」。
但,接下來就會發生一件奇妙的事。
【2009/02/18 09:32】
臥斧專欄 |
回應(0)
|

文/寵物先生
說也奇怪,讀完京極堂四部作品(不是五部?噢,我得承認為了寫這篇稿,我跳過《鐵鼠之檻》而讓本作插隊)下來,這部《絡新婦之理》反而正如書名,是最能讓我「理」出頭緒的一部。
並不是說過去的作品深奧難解,而是相較於前作往往得讀個兩遍才能體會佈局精妙,《絡新婦》更容易一次就懂。流暢的翻譯或許是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還是在於本作的佈局手法。
以往讀過的京極堂作品,經常會將「迷霧」佈滿大部分的篇幅。一開始,作者利用每個角色去呈現案情的部分構圖,他們都接觸了案件的一部分,但因為只是部分,就會像瞎子摸象一般,有些人會說大象像一堵牆,有些人會說大象像一條粗水管,也有些人會說大象像四根大圓柱,謎團之所以成為謎團,正是因為這些角色缺乏「俯瞰案件整體」的能力,而京極堂所做的,只是將眾人(以及被迷惑的讀者)帶往高空,讓大家瞧瞧自己是如何被不完整的虛像所蒙蔽,如此的「驅魔」過程罷了。
也因為如此,在京極堂尚未出手之前,案情是處於「一團迷霧」的狀態。讀者會一直疑惑:為何姑獲鳥的密室裡沒有人?為何一個女人可以殺死同一個男人四次?所有的謎團最後才一口氣解開,是以「迷霧」最後才散去,而且因為作者喜歡使用大量伏筆式的寫法──簡言之,就是中譯本不時出現的「粗體字」以及回顧式的「前句引用」──在真相揭曉之前,讀者腦中自然是一片問號了。
但是《絡新婦之理》卻不是這樣。
*bubu:以下有雷,請斟酌入內。
【2009/02/16 10:52】
有人來推薦 |
回應(1)
|

【2009/02/15 09:00】
獨步推理電子報 |
回應(0)
|

文/臥斧
看出差別了嗎?我們的現實是不能變化的,一直都是相同的,因已經決定了,永永遠遠。這就是為什麼這麼恐怖。我們被困陷在一個永恆的實相中。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p.095
多年前讀過一個有趣的心理測驗,進行的過程大致上是這樣的:先在房間裡將某甲催眠並且對他下達指令,告訴他待會兒某乙會走進這個房間,而當某乙做出某個動作(假設是搔搔後腦勺好了),那麼某甲就得站起身來,打開窗戶。完成這個暗示之後,解開某甲的催眠狀態,將與催眠師串通好的某乙喚進房裡;某甲與某乙開始聊,講到一半,某乙無預警地搔搔後腦,這時某甲便不自覺地依照催眠暗示,完成起身開窗的動作。
某乙見狀,便問某甲:你開窗戶做什麼?
面對這個問題,某甲會理所當然地以「因為我覺得房間裡很悶啊」,「我流了一身汗,很熱,打算吹吹風」,「今天天氣不錯,我想開窗曬曬太陽」之類的答案回覆──因為某甲認為自己的動作出於自我的意志,所以會想出各種看似合理的因由來解釋這個舉動,殊不知這個開窗的動作與自己的感覺想法根本無關。這個測驗對我們一直以為認為自己擁有的「自由意志」提出質疑:生活當中有多少我們自認能夠自由選擇的物事,其實只是在另一個未知力量設定好的條件裡頭做的反應?
《絡新婦之理》讀到一半時,我不由得想起這個實驗。
*bubu:以下微雷,請斟酌入內。
【2009/02/13 12:05】
編輯事件簿 |
回應(2)
|

中央社2/8報導:
NHK將結合手機小說推出新型推理劇有折原一老師呢!
【2009/02/12 10:00】
日本推理最前線 |
回應(0)
|

▼話說小巽買了一套獨步出的《絡新婦之理》,回到書房將書隨手一放到桌上……
媽呀!蜘、蜘蛛怎麼吐絲了!!!
【2009/02/11 11:18】
編輯事件簿 |
回應(14)
|

文╱寵物先生
現今日本幾乎已不使用「社會派」描述一部作品了,如此一來還要以社會派角度來審視「綁架」,似乎有些落伍。
不過在台灣推理迷的普遍認知裡,「社會派」早已跳脫日本時代區分(也就是清張時期)的觀念,而是將該派「著重寫實,揭露社會亂象,呈現社會文化」的理念拿來檢視現今的作品──就如同「御宅族」這個語彙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變成了足不出戶的「宅」一樣,許多名詞的定義,往往會經由區域的傳承而變質。
因此,從社會派的理念與特色出發,去探索「綁架」這個題材,或許還不能算是過時吧。
【2009/02/10 14:09】
寵物先生專欄 |
回應(0)
|

文/宮部美幸‧譯/張秋明
長篇小說不是作者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在此深深地感謝,將近一年多的連載期間,以各種形式支援、提供協助的產經新聞諸位同仁。此外,在探索一個殘酷、無可救藥之案件樣貌的過程中,讓很容易在書寫同時心灰意冷的我起死回生的,是水野真帆小姐手繪的幾幅柔美插畫。本書名為《樂園》,我想真正創造出書中樂園部分的不是身為作者的我,而是水野小姐。
發行單行本之際,承蒙文藝春秋出版局各位同仁及負責裝幀、封面設計的鈴木正道先生諸多幫忙。水野小姐創作的連載版《樂園》和單行本《樂園》等兩種風貌,能夠鉅細靡遺地看到它們被創作出來的過程,可說是令作者開心的特權,另外在開頭的扉頁引用了文春文庫版吉野惠美子女士翻譯的文字,謝謝你們。 本書是虛構的,包含出現的人物、團體名稱、地名、故事內容等都只存在於作者的腦海之中。
本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我所做的一個夢,我夢見自己還有一個姊姊,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殺害,屍體就被埋在家裡的地板下,還記得醒來時我覺得寂寞難過得快哭出來。之所以說「還有一個」,是因為現實人生中我已經有一個姊姊。而在做完那個夢之後,我跟姊姊說:「我做了這種怪夢,很不吉利吧?」然後我們姊妹倆還一起苦笑(如今回想,身為犯罪小說作家的親人,也得經常處於充滿壓力的情況下)。
【2009/02/09 14:29】
編輯事件簿 |
回應(3)
|

*點擊圖面可看大圖
【2009/02/08 09:00】
編輯事件簿 |
回應(0)
|

*點擊圖面可看大圖
【2009/02/07 09:00】
編輯事件簿 |
回應(0)
|

*共六款2/7(六)開始於會場隨機發放,獨步結帳櫃檯處也有放置喔?^___^
【2009/02/06 18:34】
獨步最新活動 |
回應(7)
|

感謝大家協助統計宮部迷多是哪一型的偵探!
這次回函共有216封,幸運得到《樂園》套書的三位幸運兒是:
【2009/02/06 15:30】
獨步最新活動 |
回應(6)
|

文/顏九笙
搶先讀完《絡新婦之理》之後,通體舒暢,我想為此寫些什麼,然而仔細想想,下面應該都是些不著邊際的話。就因為是些話,怕預先知道劇情的人不必擔憂,一本京極夏彥作品都沒讀過的人也可放心。
既然是話,請容許我從一個乍看離題萬丈遠(不,可能根本就是處於另一極端)的角度切入。
【2009/02/04 10:57】
有人來推薦 |
回應(3)
|

大家?
就在剛剛,編輯室拿到熱騰騰的《絡新婦之理》!
這次首印我們特別在書中隱藏了非常美麗的「絡新婦之糸」,細心的人就看得到,
明天去逛國際書展的京極迷記得順便搬一套回家嘿!
【2009/02/03 18:08】
編輯事件簿 |
回應(15)
|

文/林福益「你愛我,我迷戀他,我利用你,你懷恨我」堆疊出的迷人情節
《惡人》,初看書名只直覺這是一本跟壞人有關的書,而且恐怕是自己看了就會恨之咬牙、破口大罵的那種奸惡之人。原本就是吉田修一書迷的我,還不解為何他的寫作觸角會延伸到直指人性暗面的內容時,讀完後終於豁然開朗,為什麼這本《惡人》,會是作者本人坦言出道十年以來的代表作。
一本被定位在結合犯罪、推理、純愛元素的小說,究竟與「惡人」有什麼關連?這促使我好奇地翻開這本書。故事的一開始就以一位妙齡保險女業務員之死,揭開序幕。
「她想見誰?」這確實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開頭,但這樣的殺人事件卻隱藏著不同於一般推理小說的設陷構阱,牽扯的也不只是加害人與被害人雙方之間的愛恨糾葛,而是絲絲牽連環扣著兩個家庭不同背景、互動的深層感情描繪,與這件命案帶來的震驚與衝擊。
【2009/02/03 10:03】
有人來推薦 |
回應(0)
|

快來搶宮部老師親筆簽名蓋印《ICO—霧の城—》原文書!(還有《終日》哦?)
【2009/02/01 01:00】
獨步最新活動 |
回應(49)
|

獨步的出版主張是好看的小說: 所有讓人捨不得一口氣看完,以及沒一口氣看完根本無法闔上書本的作品。 在推理小說這龐大的迷宮中,我們期望因為獨步的加入, 能讓讀者享受迷路的樂趣,以及看到出口時恍然大悟的暢快。
Copyright © 2006-2012 APEX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