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國偉
最近日本最重要的影視話題之一,不外乎就是由福山雅治和柴崎幸共演,改編自東野圭吾湯川系列的富士月九日劇《伽利略》了。這不僅是東野圭吾得到直木賞後,連續第二年的日劇改編,更重要的是,它所播出的時段,是富士電視台最具指標意義的「月九」註1 。這不僅僅是自2002年春季檔《從天而降億萬顆星》以來,以推理為號召的題材再度站上此一時段;更是筆者印象所及,第一次以推理小說原作改編登上月九的推理劇。
當然,既然是改編成電視劇,馬上就會面臨「選角」的問題,如果原作的形象十分鮮明,那麼只要選的演員不適當,那馬上就會引發爭議;然而小說原本與影像就是極為不同的媒介,在小說中主角的形象設定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可胖可瘦,較不用顧慮到「視覺效果」。所以溝正史筆下的金田一耕助邋遢不修邊幅,島田莊司筆下的牛越刑警也很難美形得起來,更不用說西村京太郎筆下的十津川則是個大胖子。但電視上演出的偵探,在一般的趨勢劇時段出現的,不外是傑尼斯各類型帥哥或一線美女明星的天下,在兩小時劇場的,則是一大票性格男星擔綱,基本上也要滿足不同年齡層收視觀眾的審美接受標準(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美男子吉敷竹史最後竟然找後來在《死亡筆記本》中演夜神總一郎的
鹿賀丈史來演,一整個人間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