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書店內部是不能拍照或攝影的。我站在《孩子們》文庫本展示架前,很想把這畫面拍下來和台灣的讀者分享,但之前曾有幾次即使向店員徵詢仍不獲應允的情況,我遂有些遲疑。
就在鄰近這座書架的右側幾步遠,靠近樓梯間的一小塊地方正在撤展,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我心想姑且試試看吧,便向其中一位看來像主管職的男性員工表明身分,他看了我幾秒鐘,微笑著同意了。
我不免覺得太lucky,匆匆按下幾次快門,才一轉身又看到懸掛在低垂的天花板上、東野桑的文庫本《手紙》的海報看板。這是為了配合本書文庫版及電影上映而做的吧。
《手紙》四月在台灣已上映了,可惜票房並不理想,但是這部片子去年11月在日本公開放映後卻創下了12億圓的賣座紀錄。本書的單行本於2003年由每日新聞社出版,由於探討的議題與一般推理小說的切入點不同,關注的是兇案加害者家屬所受的差別待遇,曾引起廣泛且熱烈的討論。
這本書在當年入選為直木賞的候補作,也是東野桑第四度與這個獎項錯身而過。2004年初我即向版權代理公司提出購買版權意願,但並未獲得回音。等到去年十月忽然接獲通知,台灣有數家出版社競標,預付金標高了數倍,我氣極更覺無奈,雖然這本書最終仍由獨步購得繁體字版權,但對出版社而言實是沉重的負擔啊。